第269節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節,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叫盤剝商賈,又怎麼能勾結的起來。”
蘇錦笑道:“皇上,臣家中是廬州商賈出身,我家賣得的布匹從次到好共有十品,一品布織工印染原料無不上乘,一匹要三十貫,而最次的十品布不過一匹一貫錢,同樣花色的布匹,價格相差三十倍;朝廷採購軍服時若是按照五貫一匹的官價來買,我會將兩貫一匹的布當做六品一匹五貫價格的布賣給他,而我便可每匹暴賺三貫有餘;然後這批賺的暴利我只取五百文,剩下的兩貫五百文錢您猜給誰?”
趙禎吸了口冷氣道:“給採購的當地府衙?”
蘇錦又問:“府衙會將這筆多餘的錢款上繳朝廷麼?”
趙禎默然無語,不住的搖頭,咬牙道:“原來如此,朕都被門g在鼓裡了,但是滿朝文武竟然沒一個告知朕,任由這幫人胡作非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蘇錦擺手道:“皇上,您誤會他們了,他們其實也不知道;您想,每年三司會同有關各衙門都有人下去稽查採買之事,為何稽核不出來?不排除有稽核官員被收買的緣故,但每年數批數十人專程下去稽核對賬,不可能全部被收買;若是稽核出來,豈有不上報之理?而晏三司和呂相等人也都是勤勉忠義之臣,又怎會隱瞞此事;真相便是,大家都被門g在鼓裡,這些人作假的手段絕對高明。”
趙禎點頭道:“說的有理,定是在官買票據上作文章,而貨物驗收之時也定然偷樑換柱,畢竟驗收過後的發運還是由當地負責,他們再調換回來便是。”
蘇錦發現趙禎還真是個好學生,這麼快便上手開竅了;可見學好難學壞人人都會。
“朝廷每年採買的何止是軍服一項,糧食油料糧草布匹牲畜木石料y毛材總而言之每年至少要被地方截留下鉅額錢銀,而這些錢最終會有多少比例變成等值的貨物,臣也不知道。”
趙禎簡直要嚎啕大哭,一股子憤懣之氣憋在肚子裡無法發洩,呼吸也變得粗重起來。
蘇錦見狀趕緊幫他倒了杯茶水,伺候他喝了下去,安慰道:“皇上莫急,既然知道這些勾當,只有應付之道。”
趙禎緩了口氣忽然問道:“你又是如何得知這些的?”
蘇錦微笑道:“微臣不是剛剛抓了一個知府麼?廬州知府朱世庸便是個中老手,抓他的時候在他家中搜出了一本賬薄,上面羅列的si賬清清楚楚,以此為據,這才將真相大白於天下;據此臣舉一反三,得出如上結果,或有小謬,當無大差。”
第五六九章糜爛(下)
趙禎默默點頭,他不能指責蘇錦以點代面以偏蓋全,聯絡到每年各地州府截留稅錢採買的情形,趙禎基本上可以斷定蘇錦的推測是準確的。
每年朝廷各部門都要草擬一個採買的清單,皇宮內外,兩府三司,三省六部二十司都會將各部門的預算匯總上來,集中道三司衙門統一上報稽核,批准之後再分派給相應的各地方路州府;而每一年的採買預算最終都成為最揪心勞神之事。
就拿去年來說,前年的全年財稅總收約三千八百萬緡,而這筆錢地方截留的錢銀便達到一千六百萬緡,但這還不夠,陸陸續續有各地州府來京城吵著要錢,說朝廷劃撥的錢銀根本不夠,市價上浮,如今還欠著百姓和商家錢款云云。
趙禎也是個心軟的,每當這些人拿百姓說事,趙禎總是不顧晏殊的反對批准曾款撥款;一來二去,到最後真正運到國庫中的稅錢變成了區區一千萬緡,活生生被截留了七成。
緊接著西北戰事連敗,撫卹,修繕,賑災,個方面意外的支出層出不窮,最後連科舉都沒辦成,到了秋後,又鬧饑荒,原本每年增長的稅收一下子縮水了一半,而年後報上來的今年的預算卻有所增加,可以預見,今年是捉襟見肘的一年。
蘇錦的話提醒了趙禎,無論如何去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