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節
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節,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大蘋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錦急的直跺腳,站在城門口苦思冥想,猛然間看見一名孩童拿著一個樹葉折成的小船在臭水溝邊玩耍,忽然心頭一亮,轉頭問道:“隴山上的雪水融化彙集之後流向何處?”
那官員道:“雪水融化匯聚到山下形成攏水河,之後奔行數十里在南邊匯入渭水,是渭水的支流。”
蘇錦道:“水勢如何?”
官員道:“有時多有時少,汛期深一兩丈,乾涸的時候也不過兩尺深。”
蘇錦思索道:“此時正值盛夏,山頂雪水融化甚是迅速,水位當不會很低,既然隴水河從山上流下,這現成的助力如何不用?”
那官員道:“大人的意思是……藉助水力?”
蘇錦道:“是啊,砍下的樹木盡數就近搬運到隴水河邊,然後浮在水面上利用水流順流而下,咱們在派人手在下游的河道中打撈運回,豈不是省事省力?”
那官員一拍巴掌道:“對呀,蘇大人這辦法絕妙啊。”
但忽然間臉色又變得愁苦起來道:“不過大人,此事也頗為麻煩啊。”
蘇錦道:“怎麼?”
“隴水不經過咱們渭州城,浸了水之後的木材更加沉重,再往回抬還要比從山上直接抬回來多加人手,那還不是一樣?”
蘇錦道:“最近的河道離城多少裡?”
官員道:“南邊二十里。”
“可有道路相通?”
“那倒是有,官道直達。”
蘇錦笑道:“那不就結了?我撥給你四百匹馬兒,你再安排人力,弄個一兩百輛大車來回運,這不就解決了麼?”
那官員大喜道:“有牲口拉車那邊萬事大吉了!是了,石塊可用籮筐裝滿,扎簡易木排放在上面順流飄下來,也省的往回背石頭,這樣一來便速度快了何止數倍。”
蘇錦笑道:“你腦子蠻快,那你說一天能運多少木頭回來?石頭能運多少?”
那官員道:“按照大人的辦法,我派上山的萬餘民夫起碼一天可伐五千根木材,石頭嘛要看開山的進度,這個可不好說。”
蘇錦道:“好,我要你最低每天運回來三千根木材,石頭也是三千筐,這不難吧。”
那官員拍著胸脯子道:“這事包在卑職身上,若辦不好大人砍了我便是。”
蘇錦道:“辦不好不會砍你,但會將你的官職給撤了,讓你跟大夥兒一起伐木取石去;若是辦好了,你現在是倉司暫代,我會讓你直接當上倉司,獎勵你盡心竭力辦差,如何?”
那官員跪下磕頭道:“謝大人栽培,卑職定盡心竭力。”
蘇錦笑道:“一切看你自己,機會給你,抓不抓得住便看你了。你尊姓大名啊?”
那官員直翻白眼,鬧了半天自己在知府大人眼中連個名字都沒有,於是報上自家姓名,蘇錦記在心中,要他趕緊去安排排程。
第七五零章大興土木(下)
其後十餘日,大批民夫在隴山上開伐樹木,挖取石頭往回運,隴水河上一根根圓木連綿不斷漂浮著順流而下,在渭州南二十里處民夫們搶修了一個簡易的碼頭,幾十人站在齊胸深的河水中攔截漂下來的木頭,再由岸上的馬拉人推的車隊沿著官道送往城中。
為了節省來去奔波的時間,蘇錦讓葛懷敏派了幾百名軍中後勤兵在隴山上就地做飯食用,晚上民夫們便搭下簡易的帳篷歇息在山上,好在這是在盛夏,便是席天幕地也不虞有風寒之苦。
如此大幹近半個多月之後,渭州城南的一片小廣場上已經是木料堆積如山,大塊的石料也堆積了山大的數堆,婦孺老人孩童在此對樹木進行整理分類,削去多餘的枝杈,並將其按照大小粗細進行分類堆放。
於此同時,在伐木取石的第三天,北城門的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