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節,錦帷香濃,欣欣向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此,玉娘便暗恨不已,又想,若自己那時有個能幫扶的親戚,他哥嫂便存了歹意,何干如此欺負到她頭上來,而這陳家,可不就是個最好的靠山。
自己前世成了個蠢人,這一生再不可重蹈覆轍,思及此,便有心尋個依仗,進了屋來,瞧見當中榻上坐的老婦人,倒身便跪了下去,喚了聲:“嬸子,玉娘給您老磕頭了。”
按說兩家雖沾著親,卻八竿子打不著,雖說該叫一聲嬸子,磕個頭,可如今不年不節的,王氏又聽兒媳婦說,這個陳家的玉娘,是個不大愛說話兒的清冷性子,回頭真她來了,吊著一張冷臉,豈不成了添堵。
心裡正悔不該跟兒子提她,可這會兒人來了,也不能不見,因心裡一早有了預備,玉娘這忽的一跪,倒讓王氏頗為驚喜,且她親熱熱的一聲嬸子,真正喚到了王氏心裡去,王氏便覺眼前這個玉娘,怎就這般和自己的眼緣……
作者有話要說:
☆、人情世故
這一合了眼緣,王氏忙一疊聲道:“快攙起來,不年不節的,作甚行這麼大的禮兒。”馮氏親把玉娘攙了起來,王氏拉著她的手坐到榻沿邊兒上,就著外頭的亮兒,仔細端詳玉娘,見真真生的端正,膚白,貌美,烏油油的青絲挽在頭上,戴一套赤金草蟲式樣兒的頭面,鬢邊插了一支紗堆的牡丹花,更顯粉面上細彎彎兩道眉,一雙明眸似秋水含波。
耳畔兩隻墜子跟頭面是一套的,身上大紅遍地金的對襟兒襖,鴉青水紬裙兒,,如此穿戴起來既莊重又喜慶,更入了王氏的眼,笑道:“你娘倒真好福氣,得了你這麼個標誌丫頭。”
馮氏忙與她婆婆道:“老夫人成年在上京裡住著,想來不知道,我那嬸子去了幾年了。”王氏便知自己說錯了話,忙跟玉娘道:“你心裡莫怪嬸子,嬸子如今老了,在京裡頭深宅大院裡的住著,成日也不出個門,親戚們走動的也少,也不知你娘沒了。”說著又跟馮氏道:“雖說我老了,親戚們但凡有個婚喪嫁娶的,也該讓我知道知道,一味瞞著我,趕明兒更成了個老糊塗。”
玉娘自是知道這不過場面話,陳家族裡人多著呢,真論起親戚,這一枝兒,那一枝兒的正經親戚也還數不過來,誰真理會她們這樣的遠親,便道:“我爹孃無福一前一後趕著去了,跟我祖父只隔了個年,想是嫌我們,也不容我們多孝順奉養幾年,每每想起,倒是我的憾事,如今也無他法兒,年年到了忌日冥節,多燒香燭紙馬的,也算我們的孝心了。”說著倒真想起自己娘來,眼眶有些紅
王氏拍了拍她的手:“倒真是個孝順孩子,快別難過了,都怪我,好好的怎麼提起這些事了。”
陳玉娘抹了抹眼角,瞧著馮氏道:“倒是嫂子有福,有我嬸子在堂,什麼不知道的,也能詢婆婆問問,不似我,爹孃走的早還罷了,公婆又去了,把家裡的事一股腦仍在我手裡,我才多大,何曾見過什麼世面,初初掌家的時候,真個手忙腳亂的,便這麼著,也被我管了個稀裡糊塗,我家那位,想來嫂子聽繼保哥提過,是個甩手不管事的,倒不似他的家一般,成日在外頭不見影兒,便家來也就站站腳兒,又不知哪兒混鬧去了,公婆在時還有個拘管,如今可是放了鷹了,幾日摸不著影兒也是有的。”
馮氏聽了笑道:“男人家哪個不如此,橫豎都是吃著碗裡瞧著鍋裡的,多好的娶進了家也尋常了,總還是瞧著外頭的好,被那些勾魂兒的勾了去,能識得家門朝哪邊開就成了,你還求他日日守著你不成。”
王氏道:“可是。”拉著玉孃的手道:“他不在家,你若沒人說話兒,就上我這兒來,我是個愛熱鬧的,成日屋子裡都是人,說說笑笑的一天就過去了,便我趕明兒回京去了,還有你嫂子呢,自家親戚該著常走動。”
玉娘正想如此,忙答應著,說了會兒話兒,老夫人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