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秦國之死,國與民的矛盾,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經濟建設,公子玄鳥,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找人為庸,然後代自己戍守。像黑夫這邊皆是如此,這兩年來他就是花錢找人戍守,他自己樂得自在。千萬別以為秦吏就能完全免去徭役戍守,除非能爵至五大夫以上,否則都得給始皇帝幹活。

據陳平所言,陽武縣其實還算好。至於潁川碭郡等地,對戍役可是聞之色變。有些戍卒寧肯落草為寇,都不願去服戍役,像芒碭山周遭就有諸多逃役者。

問題出在哪,一目瞭然。

昔日秦地不過千餘里。商君如此規定,自然並不算過分。可現在秦國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隨著疆域不斷擴大,對戍卒而言壓力也就更大。

至於家國情懷?

這時期基本沒有。

春秋戰國打了數百年,從昔日的八百諸侯到最後的戰國七雄。所謂家國情懷,很多公卿大夫都未必有。比如說葉騰,幫助秦國滅了自己的母國。亦或是李斯,身為楚人卻助秦滅楚……他們都如此,還指望著底層黔首有家國情懷?

大部分黔首並不在乎誰是皇帝,只要能讓他們吃飽飯日子過的舒坦些,是楚人還是秦人並無區別。秦滅六國再至被滅,總共不過十來年的時間。所以,這就導致很多律法制度都未曾完善改變。

自古變法者,皆無好下場。

但今日,黑夫便要試試!

始皇帝破例赦免他的罪責,還各種封賞委以重任。將他比作南郡烏鳥,視做秦國祥瑞,那他就做這出頭鳥。或許他會如吳起商君之流,最終死於新法。可他偏偏不信這個邪,他已死過一回,算起來他還賺了!

畏手畏腳,對得起萬千讀者嗎?

……

黑夫緩緩起身,開始蓄力。

李信不解的望著他。

這是要作甚?

“敢問君侯,待南征結束後,士卒是否要留於當地?”

“這是自然。”李信理所當然的點頭道:“秦國費勁力氣拿下百越,可不是用來看的。更要將越地打造成南方巴蜀,成為秦國糧倉。屆時得軍功者便直接賜地,同時留戍當地防止越人叛亂。還可開闢新道打通南北,還要就地取材修城築牆。”

算起來,要乾的事還不少咧!

陳平聞言頓時嘆息。

他最喜歡的便是黃老之術,並且認為秦國眼下最適合的就是休養生息。打了這麼多年仗,各地黔首都已疲憊不堪。好不容易天下歸一迎來太平日子,更該以此來收民心。

可惜秦國推崇法家,韓非就曾言: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認為民智不可用,就如嬰兒幼稚低下。他們苦小費而忘大利,只顧眼前利益卻無長遠考慮,所以不可能理解統治者的宏圖大志。故國君雖拂於民,必立其治!

可在陳平看來,韓非是大錯特錯。他將民心與民智混為一談,本就是詭辯。而且,要如何斷定君主推行的政策,必然能代表民眾的長遠利益?

韓非所說,是建立在國君聖明的基礎。若按其理念,昔日的韓王安也沒問題?所作所為皆為長遠考慮,然後長遠到被秦國所滅?

黑夫卻是搖頭,輕聲到:“士伍是希望能殺敵立功,衣錦歸鄉。讓他們背井離鄉至越地殺敵立功,他們絕無怨言,因為有利可圖。可越地情況如何,君侯也都知曉。強迫他們留戍越地,必會有人不忿生亂。”

“為國效力,理應如此。”

秦始皇淡淡開口。

想要開發越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知道這麼做會令諸多士卒不滿,但為長久考慮卻是沒的選。越地土地肥沃,有些地方更是四季如春,無比適合耕種。他要的不是一世之功,而是萬世功業!

李信則是望著黑夫,淡然道:“隨便來個人,都能提出類似的問題。汝已爵至右庶長,為秦高爵,要做的應當是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強宋崛起

過海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