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胡林翼第一美政
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章 胡林翼第一美政,你起個名吧,AI說:哎呦莪去,葉還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歉,取決於人心的公私;而國家財政的盈虛,在於官員治理的勤惰。
道光年間,湖北錢漕每年的徵收不到一半,上下欺瞞,在書籍、官吏法上舞文弄墨,形成了頑疾,必須得到公正廉明的官員才能承擔這個重任。”
後來,皇帝下旨任命羅遵殿為藩司,莊受祺為泉司,他們都能勝任。
奏報工作已經取得了成效,他們主要是根據地方的貧富、產量多少、米價高低來確定折價的差異。
簡單來說,這是關於不同地區米價和運費的規定。
崇陽、通城、沔陽、興國等地的米價是四千文,漢川、武昌等地分別加一百文和二百文,黃岡、黃梅、蘄州等地的米價是四千五百文,通山、荊門等地加三百文,潛江、天門等地的米價是五千文。
此外,水腳耗米也包括在米價內,不允許額外收取其他費用。
這些規定要刻在石頭上,以便永久儲存,防止官員和書役矇混欺瞞。
又把北漕兌費暫時提留充作軍餉共六萬八千多兩。
又把南糧折解折放餘銀節省歸公。
按照慣例,八旗解荊州府倉轉放,綠營直接解本營。
因為八旗兵有本色、折色之分,所以解二項。
而荊倉收取本色時收取額外雜費,解折色又額外多取,綠營也是如此。
所以州縣藉口多收。
現在改定都支折色,由巡撫委員自道庫諮解將軍,綠營由各營赴糧道具領。
旗營定二百六十日支本色,一百日支折色。
現在因為八旗生計困難,對本色改支折色的每石給銀九錢,其本支新色的仍舊例每石銀七錢。
綠營概支每石七錢。
其災緩缺額不敷者由藩庫籌款撥補。
現在藩庫支絀,因為飭州縣於南糧折價,每石以一兩五錢批解,共應解南糧正耗銀二十萬六千五百多兩。
八旗官兵和綠營兵的人數時有增加和減少,每年大約要支付給他們糧食和銀兩十一到二十萬兩。
除此之外,還需要支付八到九萬兩銀子作為藩庫的撥款,用來補足不夠的開支。
另外,漕南水腳向也需要支付修建倉庫、駝背運輸和各種飯食的費用,這些費用大部分由州縣承擔。
現在我們要改為折色,除了漕書和飯食的費用外,其他開支應該根據實際需要解歸道庫,並節省下四萬多兩銀子。
另外,道庫額外徵收的停運費用可以節省下十二萬兩銀子,用來臨時支援糧臺和兵餉。
同時,還要對州縣的冗費進行裁減,嚴禁和受同科。
這樣一來,既能減輕民眾負擔,有利於徵收賦稅,又能保證漕運的順利進行。
而修復運河和建造運船,仍需一段時間,也要按部門規定,每石一兩三錢解“護相是部。
北倉如果缺米,撫臣就發錢去買,讓委員運到上海運局運到京城。
這樣算下來,老百姓省了140多萬兩銀子,國家也幫實籌了42萬多兩銀子,還節省了31萬多兩銀子。
從七年三月開始,司道首府商量這事,六月中開始查辦,月初定章程。
如果十年不變,百姓富足,國庫充實,利國利民,窮變通久之計或許就是這樣。
這是胡林翼的第一美政,所以詳細記錄下來,以備碑石之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