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參加葬禮,順道考了個生員
葉還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參加葬禮,順道考了個生員,你起個名吧,AI說:哎呦莪去,葉還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喵了個咪】問:胡林翼的這些變化,從哪裡能看出來?
【哎呦莪去】回答道:從他的信中可以看出來,比如他給胡保翼寫的信,寫了讀歷史書的方法。
信中說,弟弟呀!我看到你親筆寫的信,知道你願意研究史學,我非常高興。
但想要真正讀好史書,有兩個關鍵:
第一是要有自己的判斷力,能夠準確判斷古人行事的優劣和古事的正誤,詳細考察當時情形,排除陳腐的議論,才能做到準確無誤;
第二是要有選擇的能力,因為史書很多,而且作者各有見解,容易出現偏差,如果不加選擇,很容易被誤導。
尤其是《史記》這部書,它的文筆非常巧妙、充滿了玄思,對人的激勵作用非常大。
這個作者司馬遷頗有抱負和野心,以此來振奮人心,顯示奇才本色,因此讀者宜引以為戒,細細品味。
這是道光十四年,即1834年二月十四日寫的。那時胡林翼剛剛23歲。
【喵了個咪】問:還有嗎?
【哎呦莪去】回答道:有的。他給另一個弟弟胡保翼的信中談論了士人的習氣與民風的關係。
信裡說,現在的風氣越來越不好,朝廷裡面充滿了諂媚的官員,農村裡也不乏投機取巧的行為,而且士人們不再重視學問,教育也受到了影響,這就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對社會的不滿和失望。
士人的學習是民風的基礎,文章也是道德的體現,正因為如此,良好的風氣才能夠一直流傳下去,廉恥和禮教才能夠得到堅持。
所以我們應該多讀書、明辨是非,以此引領好的風氣,對文化教育加以推廣,提振士氣,純化風俗。
士人應該先有器識,然後再考慮文藝。
他們需要深入去了解道義準則的精髓,瞭解古今事變的變化和規律,寫出的文章才能具有通政事的作用,才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
我的弟兄們,你們有著堅毅和進取的精神,並在學習上努力前行,不要被世俗所影響,相反,要為鄉里樹立良好的榜樣。
這是道光十四年十月初五日。
這個時候胡林翼正在努力讀書考進士。
【喵了個咪】問:1834胡林翼的父親胡達源好像在三年一屆的翰詹大考,就是公務員考試中又名列前茅了?
【哎呦莪去】回答道:在清朝道光十四年,就是1834年,朝廷舉行了三年一次的翰林院大考,胡達源在考試中表現出色,成績名列前茅,被任命為翰林院中的少詹事,官銜為四品京官。
胡達源被認為屬於六部九卿之列的一員。
【喵了個咪】問:據說,胡達源被派了差事,但是出事了?
【哎呦莪去】回答道:1834年9月,胡達源被派到充武會試副考官。可惜,正考官白傍中的試卷出了錯,胡達源也因此受到牽連,被罰降職為翰林院的侍講官,就是從四品官員。
【喵了個咪】說:還真是命運不濟呀!
【哎呦莪去】回答道:是的。這個時候家裡又出事了,胡達源真是仕途不順,遭遇這次挫折之時,他又接連遭遇了一些家庭悲劇,其中他的伯祖父胡玉峰病逝了。
【喵了個咪】說:講一講胡顯巍吧?
【哎呦莪去】回答道:胡玉峰是湖南的一位富有地主,主管家族的家庭產業和事務。他在家庭教育和諸子學的培養下,成為了一位通才並且從事詩文、書法等多種藝術的人物。
在清朝中後期,他曾經擔任過掌管衙門和管理村莊事務的一些職務,但並沒有擔任過官職。
然而,他在當地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並對胡林翼在人生和學術道路上的指導和支援起到了重要的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