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九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大觀園題字,紅樓夢紅樓醒,一木九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左右一望,皆雪白粉牆,下面虎皮石隨勢砌去,自成紋理,不落富麗俗套,自是歡喜。
遂命開門,只見一帶翠嶂擋在面前。
見白石崚增,或如鬼怪,或似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斑駁,或藤蘿掩映其中,微露羊腸小徑。
賈珍道:“我們就從此小徑游去,回來由那一邊出去,方可遍攬。”
賈珠若有所思的看著門口的這塊假山石,不得不說,自己這位珍大哥哥確實是有些本事的,這假山的形態,正好契合了這個園子的大致走勢,其中各種蜿蜒曲折。
賈政扶了寶玉,走進山口,抬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的地方。
便笑道:“諸公請看:此處題以何名方妙?”
眾人聽說,紛紛響應,有說【疊翠】二字的,也有說【錦嶂】的,又有說【賽香爐】,還有說【小終南】,各有各的理由。
不過眾人心中知道,賈政的兩個兒子都在此處,哪裡就有他們顯擺的地方了,所以才說些俗套的來敷衍。
大家的目光隨著賈政不由的便都看向了賈珠和賈寶玉。
而賈珠並不想在這種小事上鬧什麼,便看向了賈寶玉。
見眾人看來,寶玉只得小心說道:“常聞故人云【編新不如述舊,刻古終勝雕今。】況且此處並非主山正景,原無可題之處,不過是探景一進步耳。”
“不如直書【曲徑通幽】這舊句,倒也大方。”
眾人聽了,皆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面色微有悅色的賈政。
才連連讚道:“妙極!妙極!”
“二世兄天分高,才情遠,不似我等讀腐了書的。”
賈政笑道:“不當過獎他!他年紀小,不過是以一充十用,取笑罷了!”
說著,便進入石洞來。只見佳木蔥蘢,奇花爛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一瀉而下,落於石頭的縫隙之下。
再往裡面走了十數步,漸漸向北邊,便是平坦寬豁,兩邊更是飛樓插空,雕樑畫棟,繡欄琢牆,皆隱於山坳林木之間。
俯瞰下去,則是清溪瀉玉,石磴穿雲,白石為欄,環抱池沼,石橋三港,獸面銜吐。
眾人到亭內坐下,略作休息。
便有人開始題名了。
文人之間最愛的就是藉故用典,有人說起歐陽公的《醉翁亭記》,便有人說起【瀉於兩峰之間】,眾人來了興致,不免又是一番的吟詩作賦,倒還算是風雅。
而賈政最愛的就是這種風雅。
隨後又讓寶玉題了一幅七言對,寶玉乖乖的題了。
“繞替柳借三高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賈政聽了,點頭微笑,眾人又是稱讚個不已。
賈珠在在一旁想著其他的事情,至少在這群人裡面,倒還沒有哪個需要他特別的顧忌,便也就不跟著一群【文人墨客】在那裡附庸風雅了。
這一世,林黛玉沒有住進榮國府,造園子的錢,定然不會是林家的銀錢。
但是如今再看這園子,也不像偷工減料的樣子。
那麼這個銀子,除了江南甄家那邊的,餘下的恐怕就不是什麼乾淨的銀子了。
這賬本他沒有看過,但是自家這個父親大人定然是看過的,不過就是不知道看不看得出什麼了。
一邊想著,一邊和眾人一起出了亭子,路過水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
忽而有見前面一帶粉垣,數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眾人都說:“真真是個好所在!”
於是大家也就進去看一看了。
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
上面小小兩三間房舍,一明兩暗,裡面都是合著地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