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節,鳳凰臺,懷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詞,他早已經知道善兒對碧微不同,小女兒的情誼比他想的要更長久,秦昭也並不覺得奇怪,善兒本來就是個長情的人。
衛家人的好處她都有,衛家人的缺點她也都有,這樁事上她便有些一廂情願,姜碧微不是她想的那等人,此時不過還未逼她到極處,逼到退無可退了,自然能做得出來。
秦昭隔著燈火笑了,這兩年裡她的手段心志分明不同,可還是那句話,羊口裡吐不出狼叫來,銀燭映得他面頰半明半暗,可衛善的臉卻被燭火映得分明,看她一眼,眉間浸的風霜全都化了個乾淨,他把半碗湯遞給衛善,伸手撫她鬢邊髮絲:“喝湯罷。”
封禪大典是清虛測算的吉時,他早早推算出了吉日,又獻上了大夏開國封禪時的祭典禮儀,正元帝依他所言的禮儀封禪。
大夏遇仙之後,便在泰山頂上擺出九曲黃河陣來祈福,這個陣法當時未曾收錄。翻遍了琅嬛書庫中的典籍,也不見記載,是清虛獻了出來,薄薄一張黃紙上畫著九曲黃河陣,說是一直都藏在離宮白鹿觀中。
清虛親自動手,在玉皇觀頂擺出陣法來,又開啟祭壇,找到了封在底下的玉策,這還是大夏時的玉策,江山易主,玉策卻依舊供奉進玉皇觀中。
正元帝感嘆:“建興帝確是英主,可惜子孫不肖。”在那塊白玉石碑前久久矗立,伸出手摸在那描金的字上,上頭寫著建興帝建功偉業。
山風吹得他衣衫獵獵,正元帝年輕的時候從不相信這些,就算自己是在震中降生佛塔寺,可長成了也依舊挨凍受餓,天意天命都是他用來愚民的手段,劉成範是該殺,可有一部傳遍大江南北的下生經,也足以抵得他罪狀的一半。
秦昱慶幸得虧沒毀了那塊玉碑,立在正元帝的身邊道:“兒子已經命工匠鑿好了玉碑。”比大夏的這一塊更高更寬,等正元帝封禪禮畢,翰林寫了祭文篆刻在玉碑上,就立在大夏的玉碑邊。
正元帝衝他滿意的點一點頭,夜裡就在玉皇觀中靜坐,與清虛對談,秦昱早知道有此一節,他一早到來就早早佈置,買通了玉皇觀中的小道士,卻沒打聽出什麼來,只知道正元帝封禪過後,要把清虛留在玉皇觀當知觀。
清虛老道士倒比和尚還會打機鋒,不論秦昱如何試探,他都擺出一付高深莫測的樣子來,秦昱此時問不出來,倒也不急,留下眼線,總能知道他究竟在泰山做些什麼。
既要祭祀便得齋戒,正元帝就在玉皇觀中齋戒焚香,禮官跑了幾回,都未定下亞獻敬酒由誰來敬上,袁禮賢便在此刻登上玉皇觀,上奏摺請秦昰為晉獻,正元帝點頭肯了。
秦昱知道訊息,氣得在殿中摔爛了兩隻杯子,他已經少有這樣剋制不住的時候了,曾文涉上了幾回奏摺,百官就沒有不誇獎他差事辦得妥當的,沿途這許多瑣事,他哪一件不勞心勞力。
寫頌文,選玉碑,件件都是他來,秦昰跟著正元帝遊山玩水而已,不過佔著個嫡字,寸功都無,白白得了榮耀。
衛善知道正元帝這麼容易就將亞獻交給了秦昰,沉吟片刻對小福子道:“去把頌恩叫來。”
頌恩跟著甘露殿的人一併到泰山,衛善那日從衛敬容殿中出來,就在廊下遇上了頌恩,他著意在那兒等著,見了衛善立時跪下對她行了大禮。
衛善情知是為著椿齡,如今也說不明白留下椿齡是好是壞,可留下椿齡在京,頌恩辦差越加用心,不到片刻他便來了,一見衛善又要行禮,衛善擺一擺手:“這事兒陛下可曾和姑姑提起?”
頌恩搖一搖頭:“陛下不滿袁相,甘露殿中久不聞陛下提一個袁字了。”
連胡成玉到死時,還受了正元帝一頓罵,卻一個字都不提袁禮賢,甘露殿中連“袁”字都不能提,可此時不能縮,一旦退縮,跟在袁禮賢身後立嫡的那些人便會動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