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翻雲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節,男神總想退圈賣保險[娛樂圈],翻雲袖,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縱橫的時代裡, 他打有品位有格調的老牌子照舊打得十分成功,幾乎形成了一種公司特色。
底下出品的電影絕大多數符合兩個特點:足夠有錢,相當好看。也有個別小成本電影,也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全美最開始是聯邦人跟帝國人一起創辦的,算是眼下全球範圍內資格最老,規模最大,也是資金最雄厚的電影公司。每年出片量相當低,大概只有十到二十部左右的電影,不像是滑石跟卡爾文那樣不斷突破尋求新的發展,可是每年都能穩穩佔住票房市場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在不計其數的電影排片量跟他們出產的電影比例下來看,堪稱部部經典,樣樣奇蹟。
不過由於本錢的原因,全美公司最受人推崇或說是詬病的倒不是電影方面的能力出色,而是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等人家發展完畢,然後直接砸錢挖人。基本上公司內部大多都是圈內非常出名的人才在工作,時常換血,不過也由於這個原因,淘汰率相當高,基本上不容許失敗。
如果說娛樂圈市場還容許明星乃至導演難免一到兩次的失敗,那麼在全美公司當中失敗就等於完蛋。因此從能力方面來講,全美公司堪稱是業界內最為苛刻的所在,入門檻極高,出門檻極低,而創始人除了對商業方面有要求以外,對獎項也有很嚴苛的把控,每年的全球獎也每每總有露臉,名稱早先似乎就是取自十全十美。
該公司算是業界裡出了名的變態跟苛刻,有人甚至覺得要不是全美公司足夠有錢,按照公司的發展路線早就完蛋了,而至今全美仍舊蒸蒸日上。
娛樂圈內私底下更喜歡戲稱全美為奇蹟夢工廠,認為它的成功跟風格不可複製,而且在電影發展至今的道路上,不少電影公司隕落或失去訊息,唯有全美穩穩站定,一直走到了今日。雖說這些年來滑石跟卡爾文一直努力的撬著老大哥的牆角,商業化娛樂化衝向了前鋒,受眾漸廣,但還是沒能撼動全美的地位。
比方說這次滑石公司大爆的《燈如晝》儘管在票房上完全性的壓倒了《崩塌的王國》,可真要提起雙方的經典跟知名度,後者未必會輸。
這次翁樓的電影拍攝,不少電影公司都有意向,最初桑利也接觸了幾家電影公司,而林雅直接選擇了全美,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因為翁樓曾經在不少電影公司之中輾轉過,發生過很多不愉快,全美公司相對來講沒有那麼的讓翁樓討厭——好在是全美公司這樣的超級大鱷,要是換個小的,桑利就只能感慨女人真是感情用事的生物了。
而在製作方面,桑利已經足夠證明自己的本事,連全美選擇的總導演張子滔,也曾經證明過他的商業價值跟藝術價值,林雅對張子滔這個導演也非常滿意,資金方面更沒有什麼大問題。
跟現在大局面上商業片以特效取勝的超高投資和大製作不同,全美有許多不同的部門,另闢蹊徑的小電影,小投資大利潤的低成本流水線,同樣也不缺乏鉅額投資的系列品牌,光這些年來日積月累電影周邊上的收入都足夠碾壓一家小電影公司了。
如果把全美形容成是一個億萬富翁,那麼他不但是個會賺錢的億萬富翁,還是個精打細算,確保每分錢都用得合情合理,能挖出最大利潤跟價值的守財奴。
而同時,他又足夠的大方,應有的花銷絕不會客氣。
比方說,光是翁樓這個名字,全美公司就給這個專案注資了兩億預算,不管是全美的牌子,還是桑利的名聲,包括張子滔近些年來的榮譽,都足夠讓所有演員對這個專案趨之若鶩,而張子滔也為了這個專案,停下了手頭許多正在籌備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翁樓傳》之中。
林雅對張子滔滿意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當初拍攝《風月別離》時,張子滔不惜重啟了膠片的整個流程,不管別人是不是認為這是一種無聊的燒錢敗家行為,她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