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枯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青蓮三十三,劍氣長歌,歲月枯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蓮三十三有一座據說可以到達天上洞明仙界的霽山。
霽者,解字釋義:雨雪停謂之霽。
霽山就是一座從不見雨雪落下,雲海之下,卻積雪茫茫,終年不化,這麼一座神奇的高山。
從來沒有人見過這座山的山巔,也從來沒有登上過雲海之上。
霽山周圍座落有大大小小數十座山峰,各自有名,大多數屬於一座仙家宗門,神霄派。
將雲高不見頂的霽山包圍其中,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霽山也當成了神霄派的私產。
想要去登霽山,必須經過神霄派的山門。
而山門外,有座不大的道觀。
據說,道觀跟神霄派一樣歷史悠久,也是外人去攀登霽山,必先上一炷香的場所。
習俗不知從何時開始,漸漸的就形成了習慣。
別人把霽山當成神霄派的私產,神霄派自己可沒這樣認為,他們從不阻止外人對霽山的嚮往,反而花了很多心思,專門建了條通往霽山山腳,相對很好通行的石板大道,有錢人的車馬也能暢行無阻。
除了這條大道,霽山周邊的其他諸峰便不再對遊客開放,來這裡的人,都知道這個規矩,即使不知道的,只要去小道觀上炷香,捐幾個香火錢,也能得到一份手書告示,提醒遊客去霽山登山探幽需注意事項,不離開大道,擅入仙家領地就是其中一條。
大多數來此的人,包括很多當地人,也認為小道觀就是神霄派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就把裡面的道士也當成了山上仙人同等對待。
小道觀也有名字:
山復。
取水復山重之意。
道觀人不多,香火鼎盛,因此觀裡的道士生活相當悠閒,每天除了輪流給香客請香,發放些手書須知,基本無所事事。
人來人往的庭院一角,一棵不知活了多少年的龍爪槐下,就放著一張竹椅,上面躺了個青衣道士,正透過樹蔭下稀疏的光線,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手裡還拿了只摩挲得油光鋥亮的葫蘆,時不時啜上一口,也不顧來往人異樣目光。
這個道士穿著和道觀裡臉上洋溢著陽光般的道士不太一樣,別人都是寬袖大襟藍衫得羅,就他一身窄袖常服,模樣還邋遢,留著凌亂的胡茬子,頭髮也梳得不那麼整齊,彷彿幾十天沒換過衣服,衣袖上油漬斑斑,與整潔的道觀和其他人格格不入。
一名下巴頦留著長髯的道士看不太下去,皺著眉,一臉不快,回頭喊了聲:“守藏,你能不能換個地方,老是在這兒,影響觀瞻,觀主不說,遠道而來的客人會怎麼想。”
竹椅上那人翻了個身,雙臂直舉,伸了個懶腰,慢條斯理地回道:“你也是打談的掉眼淚,替古人擔憂,客人都衝霽山而來,路過小觀,順道買個心安理得,你道還有回頭客。”
道士面露慍色,就要衝過去一把揪起那傢伙理論,給身旁同伴扯住,“未眳師兄切莫如此,守藏一直不就如此,跟他較個啥勁。”
未眳不忿,恚怒道:“不是與他較勁,而是他整天這副郎當樣,每天讓好多客人私下議論,咱們身為山復觀一員,聽了覺著麵皮發燙,說他好幾次,這廝就是不改。”
同伴抱著他的腰拖向另一個方向,小聲勸慰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守藏煉得一手好丹,月前才幫神霄煮爐峰煉出一顆,神仙爺爺不知賞下了多少寶貝資源,咱靠這香火錢,幾十年也未必能掙這些,要不然觀主會留他一個遊方道人在觀內白吃白喝。”
未眳怒氣未消,憤然道:“理是這個理,可也不能放任不管吧!若大家都學守藏一個德行,咱山復觀還要不要規矩了。”
守藏用小手指尖挖了耳朵,指尖輕彈,笑道:“我耳朵好著嘞,說我不守規矩是吧!能不能指出一下,違反觀裡哪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