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何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九章 誅殺太子殿下,天工戰紀,長風何歸,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持兵刃計程車兵們則一擁而上,將太子丹和一眾太子黨官員全部圍住了。
太子丹不相信看著自己長大的大監會對自己作出這種事,他滿臉驚愕,顫聲問道。
“大監……您這是什麼意思……”
與其他國家的太子相比,燕國太子丹倒算是個懂禮之人,他雖然沒有什麼治國理政的頭腦,但對身邊人以禮相待,所以願意投靠他的官員也不少,樊於期、荊軻、秦舞陽都是因此聚集到他身邊的。
所以即使曾經無比親密的大監對自己刀劍相向,太子丹的第一反應也不是生氣,而是好聲詢問大監為何要如此對待自己。
大監垂眸嘆了一口氣,道:“太子殿下這次犯的錯太大了,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去惹秦王啊,秦國剛剛滅了韓國和趙國,風頭正盛,您去刺殺秦王不是引火燒身嗎?那祝新年是何等人物,太子殿下當真以為他沒發現您的行蹤嗎?實話告訴您吧,早在您抵達遼東之前,他的人馬就已經殺到行宮附近了!”
太子丹臉上的血色瞬間褪盡,嘴唇囁嚅著問道:“所以……所以是父王不要我了嗎?父王他……要殺我?”
跟隨太子丹來到遼東的官員們並不相信燕王會僅僅因為這一點事就要放棄太子,立刻反駁道。
“胡說八道!太子殿下乃王上親生子嗣,天下哪有父親會殺親生兒子的?!大監莫不是在假傳王上旨意?!”
“難道大監已經被其他公子收買,想要謀害太子殿下為其他公子鋪路?!”
眾臣連聲斥責大監以下犯上,怒道:“速速讓開!就算是王上下的旨意,那也得等太子殿下面見王上之後再說!豈能在此死的不明不白?!”
大監早就料到了太子丹不會輕易就死,於是從懷中掏出一份錦帛,命人交給太子丹,道。
“太子殿下此番給燕國帶來了這麼大的災禍,致使燕國八百年國祚險些斷絕,王上對您失望至極,已然不想再看見您了,這是王上親筆手諭,王上的字太子殿下不會不認得吧?”
太子丹面無人色地接過了那張錦帛,只看了一眼便身形一晃險些暈倒在地,他身邊眾人趕緊手忙腳亂去扶,只見太子丹淚流滿面,仰面哭嚎道。
“父王竟然真的要殺我!”
眾官員聞聲大驚,有人斗膽從太子丹手中奪過了錦帛,仔細一看,那上面以燕王的手跡明明白白寫清楚了誅殺太子的旨意。
“這……這……王上為何會如此狠心?不過是刺殺秦王而已,這麼多年秦王遭遇的刺殺難道還少了嗎?太子殿下是做錯了,但也罪不至死吧?!”
現在無論說什麼都顯得太過蒼白,燕王要誅殺太子丹的旨意都傳下來了,太子丹若不就死,那就是抗旨反叛,所有太子黨官員也會因此引火燒身,被燕王一同處死。
在生死抉擇的關頭,這些每日掛著“忠心”名頭的太子黨們也不敢再多說話了,除了幾個誓死與太子丹共進退的人堅持不退之外,其餘人都默默退到了太子丹身後三步遠,與他們曾經效忠的太子殿下劃清了界限。
太子丹自知自己活不過今日了,他既痛心與被父親拋棄,又後悔自己做事之前沒認真思考,終究釀成大禍,也知自己對不起燕國祖宗社稷,無顏去見列祖列宗,所以他並未抗旨,而是默默將錦帛拿了回來,雙手捧著錦帛面朝遼東行宮方向重重磕了個響頭。
“臣,不孝子丹接旨,在此叩別父王,願父王此後所戰皆勝,驅逐秦軍,收復失地,不再為兒臣憂勞操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