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鉛銅等等,故而十分繁瑣。但由此類品相完好的銀幣,稍有缺損他人一看即知。”

徐光啟道:“趙院長說得沒錯,我記得這黃銅銀有七黑八灰九轉青,九五成時色還清之說,而紅銅銀也有七黑八紅九帶白,九五成時還原色之說。每年由江南貢入內庫的金花銀,就是足色帶金花的黃銅銀,其餘似庫銀等成色都不如了。”

“不知閣老鑄銀幣要多少成色?”

趙士禎笑著搖了搖頭道:“哪裡能如金花銀一般,但也不可太差,閣老的意思需用銅用上好的黃銅,銀八銅二如此。”

徐光啟疑道:“那官價多少?”

趙士禎道:“閣老的意思,八錢銀二錢銅的銀幣,值銀一兩。”

徐光啟不由嘆道:“閣老此舉既心懷社稷,又體恤黎民啊!”

趙士禎聞言也如此點了點頭。

為何徐光啟會發此感嘆呢?

其實制銀錢與制銅錢都是一個道理。

明朝準確來說是白銀採用稱量貨幣,銅錢則採用銅本位制。

要知道明朝每位皇帝剛登基以後,首要大事就是鑄錢。

明朝有兩個朝代的銅錢質量特別好,一個永樂通寶,一個則嘉靖通寶。

這都是明朝國勢極強的時候,

嘉靖通寶有些好錢,用的是滇銅,而且含銅量達九成。

永樂通寶也不用說,倭人特別的喜歡,不然織田信長也不會將永樂通寶的圖樣繡在了部隊的旗幟上。

而嘉靖錢更好,在民間交易上,嘉靖通寶甚至可以四百文兌換銀一兩。

其餘則要六七百文兌一兩,有些朝代甚至只值八九百文一兩。

為何好壞差距這麼大,就在於鑄錢的含銅量和做工上。

比如五成銅與六成銅的銅錢在民間交易價格自是不同,但官價都定八百文兌一兩白銀,

誰說得算?

什麼叫法償性?

因此有的皇帝登基後,國庫不富裕的,就將錢鑄得稍差一些,含銅量稍低一些來割羊毛了。

不僅明朝如此,漢朝時用莢錢取代秦朝的半兩錢,有種五分錢只有半兩錢五分之一重,但也稱作半兩錢,

不僅國情如此,古羅馬銀幣最低也至百分四。

而林延潮定這八成銀兩成銅的標準,被稱為既心懷社稷,又體恤黎民也是由此而來了。

七成銀就有些割羊毛了,而八成銀正好,對於老百姓而言也是便利的,因為對他們而言,少了火耗的費用。

州縣的火耗是多少?

有良心的地方官員,一兩銀收兩至三錢,沒良心的地方官員,一兩銀收四至五錢的都有。

而銀錢一出,等於明朝中樞將鑄幣權收到了手裡。

事實上銀錢改革也算迫在眉睫,商品經濟不發達時,如秦漢朝時,可以銅錢作為主要流通貨幣。

到了宋明朝時,銅錢則不夠用了。

曾有句詩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若一個人真有十萬貫錢,別說騎鶴上揚州,必須騎輛挖掘機去揚州才行。

明朝時,特別是萬曆年間,商品經濟已經十分發達,交易動則多少多少白銀,抱著一大捆一大捆銅錢買東西已十分不便利。故而大面值白銀才成為了主要流通貨幣。

而西方商品經濟發達到一個地步,則使用價值更高金幣為流通貨幣。

再以明朝日本而言。

明朝缺銀,不僅因產銀數量少,主要商品經濟發達,民間用白銀計價已是十分普遍。而倭國則不然,他們並不富裕,民間交易使用主要還是小面額的銅錢,而金銀比較少。

更重要是明朝實行一條鞭法,民間一切以白銀繳稅。

當時明朝地方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流放到北涼,我成了鎮北王

八千里雲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