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林延潮讓孫承宗,陳濟川帶著鰣魚,以及幾份禮品前往甄家府上議親。

但孫承宗,陳濟川回來稟告甄家沒有答允將婚事提前。

孫承宗回稟的言下之意,似說甄家還有其他打算。

林延潮聽了不好再說,暫且將此事擱下了,等林延壽縣試放榜之後再議。

與天子剖明心跡後,林延潮辦事之時,也更是放開手腳。

林延潮反正現在‘在野’,他又是一刻清閒不下來的性子,當然全力專注於講學上。

林延潮每日上午,都會去學功堂講學,傳授弟子課業。

上午講學,下午士子們自便,不過無事留下計程車子仍會留在那研討學問。

陶望齡,徐火勃二人身為林延潮的‘親傳大弟子’,在門生間也是聲望極高,林延潮也由他們替自己處理學務之事。

講學一個月來,有的人對事功學新鮮過了,也有人俗事在身,向林延潮告辭,或是不辭而別。

但更多人則是選擇留下,而且每天在學功堂外,都有要拜入林延潮門下的讀書人。

一月講學完畢,林延潮手中的門生貼子,已有三百多人。

最多聽課計程車子達兩百人之多。

由此可知學功堂,怎可容納下這麼多人。

因此每次林延潮講事功經學時,事功堂裡座無虛席不說,連講堂前,也有不少弟子們席地而坐。甚至堂外的窗旁也是擠滿了來旁聽計程車子。

儘管人數眾多,但授課之時,近兩百名士子皆是肅靜,內外皆是無聲。

有時林延潮身在堂上,看著眾士子們聽自己講經學時,那等渴望求學的眼神,心中也不由的觸動。

千百年前,孔子杏壇講學時,不知是不是如此?

自己當年在華林寺見顏鈞講學,心底羨慕,當時自己心想聖人以中正仁義自處,再以師道行於天下!

自己或許有一日能如顏鈞一般吧!

講學十幾日後,林延潮將將事功學所學,分經學和史學兩類。

歷史上孔子以詩、書、禮、樂教授弟子,並將弟子分為四科,分別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這也是後世所稱的孔門四科。

德行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有宰我、子貢;政事有冉有、季路;文學有子游、子夏。

而林延潮則是將事功學分作了經科,史科。

理學對讀史不那麼看重,朱熹曾說過,看史只如看人相打,相打有甚好看處。所以理學主張經經二字,也就有了非五經、孔孟之書不讀,非濂、洛、關、閩之學不講之說。

後世清朝舉人不讀史書,反問太史公是哪朝進士的大笑話。

林延潮則對此表示嚴重反對。

讀書求學也是要有理與氣,道與器之分。

比如經是道,那麼史就是器。

事功學推崇經世致用,那麼就是道要學,器也要講,如果六經是內聖之道,那麼歷朝史書就是外王之學,記載了歷代帝王躬踐的辦法。

理學言道而不言器,如同經學讀得再多,你一肚子道理,但若不與史學結合在一起,能有什麼用?唯有經學與史學結合在一起,以史學補經學之短,尋找其中歷史規律,歷史經驗,這才是學習經世致用的辦法。

所以林延潮一日講經,一日講史。

經科學習四書五經,與平日理學儒師講課差不多。

至於史科,則注重理論和實踐契合,論歷朝歷代興亡得失,主講經世致用之道。

授課後林延潮會進行答疑,每日只限答疑五道,答疑後再佈置功課。

經科功課是時文,史科功課則是策問。

次日林延潮將擇門生中寫得較出色數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乞丐皇子復仇路

假斯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