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居正去世,滿朝震動。
天子下旨輟朝一日,令禮部以舊例賜祭九壇,另外再加祭七罈。
輟朝一日,賜祭九壇都是內閣大學士去世時,朝廷給與的恩遇,而張居正是十六壇,可謂是極盡哀榮。
天子又命司禮監太監張誠為張居正護柩返鄉,這也是天子的厚遇。加上張居正致仕時所封的上柱國、太師,更是大明開國以來,文臣中唯有張居正才享有的。
之後天子命禮部議張居正的諡號。
要知道文官最高諡號是文正,俗話說了,生晉太傅,死封文正。那張居正要不要諡‘文正’呢?
明朝當時有內閣大學士獲得‘文正’的先例。
一位是李東陽,一位則是謝遷。
不過李東陽被諡文正時,讀書人頗有微辭,說‘文正從來諡範王,如今文正卻難當’,意思是你李東陽也好意思諡文正,也配與范文正公(范仲淹)比?
既用李東陽與范仲淹比,那也可拿張居正與李東陽,謝遷作比較。張居正堪稱大明開國後第一相,又有主少國疑之時主政十年之功,不少官員想來文正之諡號也是可以。
這日經筵後,林延潮,王家屏在文華殿侍直。
內侍引張四維入帷幄後。張四維奏道:“陛下,先太師的諡號,內閣已是擬好,呈陛下勾選。”
說完張四維呈上奏章。
林延潮心知依禮制,大臣卒,禮部以諡請,報俞矣,則內閣以兩字者三請於上,而擇之。
大明文官只有美諡沒有惡諡,要得諡號需曾任三品以上京官,或者翰林詞臣,而且對於翰林出身的官員還有一個優待,就是可諡一個‘文’字。因此賜諡流程是,禮部先核選可得諡號人選,上報內閣,內閣議諡後,寫出兩個兩字諡號給天子備選。
小皇帝見張四維上的奏章後,向張四維問道:“為何內閣不擬文正二字,而是擬文貞,文忠。”
林延潮聽後,知張四維給天子擬定的是文貞,文忠兩個諡號。
諡法裡,文正第一,文貞第二,文成第三,文忠才第四啊。
張四維從容稟至:“陛下,文正乃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先太師理應得此諡。但內閣之前所議諡時,記得諡法裡有避諱之說,如本朝大學士王文,翰林林文,諡號就取‘毅愍’,‘襄敏’,以避‘文’字。故而先太師諡以‘文正’,未免不美。”
聽張四維解釋,小皇帝露出恍然之色。
張四維再稟道:“至於文成,也不合適。昔本朝諡文成,有劉伯溫,王陽明。劉文成公有子房之功,王文成公平定孽邦,皆是曠世功勳,只惜二人都未列樞輔。”
原來如此,文正這諡號與張居正名字相重了,犯了名諱,至於文成是授予對國家有大功勳,但卻未任過宰相之大臣。劉伯溫,王陽明畢竟沒當過宰相。
張四維這麼說,順理成章地將‘文正’,‘文成’排除掉了。
“本朝樞輔之中,文貞,獨楊泰和得授,文忠則有張永嘉,楊新都,故臣列此二諡,請陛下權衡。”
楊泰和是三楊中的楊士奇,而張永嘉,楊新都是張璁,楊廷和。
張四維話就說到這裡,下面就皇帝讓他自己決定了。
林延潮看向張四維,心想張四維此舉,是在試探天子的心意啊。
到底在天子心底,張居正是楊士奇?還是張璁,楊廷和?
楊士奇什麼人?比肩房杜的宰相,任首輔二十一年,是首輔中唯一授文貞的。當年要不是他兒子拖累,甚至‘文正’也不為過。
楊士奇死後一百多年,皆有賢相之名,這是蓋棺定論的。你若敢說他壞話,朝野上下一致噴之。
但張璁,楊廷和對國家雖都有大功,但也有缺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