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士子也就算了,但眼下連扁擔倒了都不識一個一字的官兵,竟也為林延潮學說折服。

現在城下士子,城上官兵們都為林延潮搖旗吶喊的這一幕,著實打了這些官員的臉面。

怎麼人與人差距就這麼大呢?

同樣是勸說,自己上陣被人噴回來,但林延潮卻將勸說變成了自己的講學。

官員們不知正因林延潮講得並非玄妙的大道理,即便不通文墨之人,也能切切實實的明白。

看著屈橫江,姜啟明等士子們臉上的興奮,以及被一下子點燃的熱情,林延潮也不由為之感染。

這樣的感覺,好似一個落難之人在荒原裡行走了很久很久,以至於連說話都忘記,但突然一天遇到一群同樣要走出荒野的人。

有什麼能比與志同道合之輩一起,為了共同理想而努力來得更幸福,因為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前進,這就是吾道不孤!

林延潮又是數度想開口,但數次都是還未說,即被眾士子們的掌聲打斷,不由無奈最後不由伸手按了幾次,眾士子們方才停下。

林延潮方才開口道:“聖賢之言片語,意有千萬解,唯有事功方可思辯,躬踐聖賢之意,故而行而後知……”

朱熹講先知後行,將知行分為兩體。

王陽明反對朱子的看法,他說知中有行,行中有知,離知怎可談行,離行怎可談知。真知即是行了,不行不足為知之。

王陽明將知與行二元,看作一元,這就是知行合一。這一句話猶如醍醐灌頂,讓無數人從知行的迷茫中走出。

也以此奠定了王陽明儒家大宗師的地位。

不過林延潮話音落下,部分士子心想,這不對啊,朱子說知而後行,王陽明講知行合一也就算了,你林三元為了強調事功的重要,也不至於強調行而後知吧!

一名士子起身有幾分底氣不足問道:“狀元公,學生有一不明請教,朱子有言,論先後,知為先,行為後;論輕重,知為輕,行為後。”

“正因行為重,故而不得不慎之,若是不知而行,不學而行,如此實可憂。”

此士子這麼說,眾人都是深以為然。

城樓上劉一儒,洪鳴起幾乎要拍掌叫好了,但看左右官員都替林延潮擔心,這才沒表露出來。但他們心底把不得這士子將林延潮問難道。

行而後知,對於現代人很好理解,這就是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對這個時代計程車子們,就足以顛覆他們的世界觀了。

林延潮不假思索地答道:“學海無涯,唯有以苦學為舟,為學難道就不是行嗎?天下之事,無不事功之事,躬踐知之是為行,為學知之亦為行。為學不害人而利己,功也。無學是為無功,無功是為無知,故行為知先……”

激烈的掌聲再次將林延潮的話打斷。

連方才詢問計程車子也是神色激動地向林延潮道:“學生冒昧,狀元公之論,學生心悅誠服。”

而洪鳴起則是恨得牙都要咬碎了,劉一儒也是面色鐵青,真是沒什麼可以難倒林延潮的。

掌聲稍歇,一名士子問道:“請教狀元公,為學為功,我儒者還需以何為功?”

林延潮答道:“為學,自食其力,皆修身之功。”

王學雖提出知行合一,但又說聖人之理,吾性自足。於是王學各派圍繞也要不要\\'為學\\'爭議。

到底是明心見性,不學而明,還是儒家正統的勤學內察自省,以學而知?

王學中泰州學派裡顏鈞這一脈,專講率性而為,自省自悟,有一掃古人之芻狗,自開開一片乾坤之說。

此論迎合取巧,很受下層百姓的喜歡。但林延潮明確反對這一點,泰州學派這點與孔子學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乞丐皇子復仇路

假斯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