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張居正面前,林延潮可謂是打十二萬個小心。

清丈田畝之事,林延潮對張居正是支援和敬佩的。若是真要林延潮建言,他可能會與張居正建議,與其分蛋糕,不如做蛋糕。

但在張居正面前,林延潮不能這麼說。

張居正道:“本閣部問你,清丈之法為何可行?”

林延潮道:“中堂,至隆慶以來國用不足,國庫空虛已久。無錢無財,兵不可用,國不可守,萬一若國家有事,朝廷要用錢,唯有向百姓加賦。但以我大明今日吏治,要想國庫多收一升米,最少需從百姓那徵三升,甚至五升之多。”

聽林延潮此言,張居正不由冷哼一聲,確如林延潮所言,明朝吏制敗壞,從上到下的貪汙成風,若國家要加賦,從民每畝多收一斗米,但底層胥吏不從老百姓那強徵三鬥米以上不會罷休。

林延潮繼續道:“桑弘羊曾言,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清丈田畝之法,不用向百姓多徵一文錢,卻可不加賦而上用足,故而此乃良法。”

張居正見林延潮引經據典點點頭,心道此人難怪能作一手好文章,不過能作好文章,不等於有真見識。

張居正問:“依你之見清丈田畝乃是十全良法了?”

林延潮道:“任何之法都不能稱為十全十美,何況下官以為在推行上有些地方仍有欠考慮。”

聽林延潮這麼說,張居正心底不快,臉上卻道:“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你不要顧忌,儘管與本閣部直言。”

林延潮點點頭道:“既是如此下官就直言了,下官記得戶部擬定清丈田畝八例,以之推廣全國,頒佈各路吧!”

清丈八例是由三個閣臣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以及戶部尚書張學顏共同擬定,這一條都是經他們反覆討論過的,林延潮竟說清丈八例有欠考慮。一個翰林竟敢質疑大學士與戶部尚書共同做出的決定,你以為你是誰?

張居正道:“清丈八例之事,確乃戶部擬定,宗海以為有什麼不妥嗎?”

林延潮道:“確有不妥,考慮不周詳的地方。”

張居正捏須笑道:“本閣部在此洗耳恭聽。”

林延潮道:“清丈八例每一例都可成法令典章,但下官敢問中堂一句,這些法令典章,百姓聽得懂嗎?”

張居正默然,似想到林延潮話中所指。

林延潮進一步道:“中堂,但凡天子綸音,由內廷將詔旨發出,傳之六部,六部傳至督撫,督撫傳府,府傳縣,縣再昭示鄉老里長,最後本朝法令典章,是由鄉老里長於申明亭向百姓告之。”

“天子制詔,乃律令下者,上對下告之。朝廷的律令發至地方州縣,縣令告示鄉老里長。清丈田畝惠及百姓,卻不惠及豪右,可鄉老里長多乃地方豪右,對於清丈之事陽奉陰違,若是再由他們向百姓告之,必曲解其意,甚至蠱惑煽動黔首,如此朝廷政令,就無法上通下達了。”

張居正聽林延潮說完問道:“那依你之見,當如何?”

林延潮聽到這裡,知張居正初步認可了他的意見,於是林延潮道:“下官以為,縣令無法繞過鄉老里長,再告知百姓。是因百姓多目不識丁,不僅目不識丁,更多乃不識法令典章所云。”

“比如這清丈八例所云,如這一句明清丈之例,謂額失者丈,全者免。讓任何一蒙童來讀,都能讀懂其中之字,但清丈八例中到底說了什麼他們卻不知。政令之事既達之百姓,詞能達意就好,若是百姓能看懂清丈八例上每一條寫什麼,自也不會被豪右矇蔽了,如此自會擁護政令在地方實施,如此清丈之事,也當事半功倍。”

林延潮這一番話自覺得發揮的不差,但偷偷看了一眼張居正的臉色,卻沒有動容,反而是一副爾實在是圖樣圖森破的表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乞丐皇子復仇路

假斯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