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說,什麼都可以談,我打算改個名字就叫雜誌好了。”
徐貞明點點頭道:“雜誌,好名字,善!”
頓了頓徐貞明道:“既叫雜誌,什麼都說什麼都談,但還是要有個初衷所在。”
林延潮欣然道:“孺東兄所言極是啊,當年我與吏部主事顧憲成曾閒聊,他有句話是‘
官輦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邊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無取焉’。”
“你我現在居誰水邊林下,所志的世道在哪裡?辦書院就是教書育人,為朝廷培養可用之才。但想著更深遠一些,就是開啟民智,傳授每個有志於學的少年聖賢之學。開啟民智,就在於少年,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
徐貞明點點頭,這說得是林延潮所撰的《少年中國》裡的名句。
“故而我打算將此刊名為《少年雜誌》,開啟民智,重在少年,就是我辦這雜誌的初衷與主張。”
徐貞明拱手道:“山長真是有先見之明,事事想在我的前頭。”
林延潮道:“這不敢當,孺東操持書院主要事務才是費心費力,說來林某這山長也是有實無名,故而只好想一想這些無用之事。”
“在徐某看來,這無用之事才是格局與眼界所在啊。”
林延潮笑了笑道:“當初倡立義學,在於重緩,恰如人向學,讀書什麼時候都不遲,但最好年少時候就去讀,讀得越久好處越大,這倡立義學就是如此。”
“至於辦報,雜誌,書院不同於倡立義學,此見效極快,報紙雜誌一二年,書院三至五年就能見功,但林某一直怕自己利慾之心甚重,自己插手將事情給辦壞了,故而不敢親力親為。故而能有孺東兄操持著,林某實在是感激不盡。”
徐貞明起身道:“山長這麼說就言重了,從當初你支援我在京屯墾改水田為旱田,種植番薯,苞谷起,徐某就知道山長乃天縱之才,唯有跟隨山長身旁,徐某才有立一番功業的機會。”
“誒,可惜孺東兄數年屯墾之功,結果便宜了李三才啊!此事我實在對不起你啊。”
徐貞明聞言大笑道:“山長以為徐某隻有這點眼界嗎?功功過過,錯錯對對,你說得不算,我也說得不算,朝廷也說得不算,將來自有後人評說,青史上自會還徐某一個公道。所以徐某不為自己計較,山長又何必為徐某計較呢?如此就看太輕徐某為人了。”
林延潮點了點頭,這件事他放在心頭許久,今日才找機會與徐貞明說出。但徐貞明這番話令他心底石頭落下。
二人當夜又聊了許久,都是辦雜誌的事,從種種細節到人選都聊了許久。
書院印書刊雜誌本來就有天然的優勢,而對於林延潮的鰲峰書院而言,每日學田收入,以及士紳贊助,使得書院裡錢是用也用不完。
故而《少年雜誌》就如此順利的辦下,成了林延潮辦得一件實事。
而林延潮不知道就在自己辦書院辦雜誌時,此事傳到了身在無錫,同樣在老家賦閒的顧憲成耳裡。
顧憲成對於林延潮此舉極為讚賞,於是也打算效仿林延潮講學辦書院之舉。
於是一日顧憲成的學生正在家丁憂的高攀龍與無錫縣令同遊無錫東郊時,高攀龍發現一處地方可作讀書處,認為可以群二三好友切磋學問於其中。
當時高攀龍沒有辦書院的念頭,只是認為這是一處可以讀書的地方。
於是回來後高攀龍與顧憲成說了這事,當時顧憲成還在生病,但心底存著事,又受到林延潮在閩辦書院的啟發,一聽說高攀龍找了處可以讀書的地方,當即從病榻上蹶然而起,二人一併來到城東這處可以讀書處。
顧憲成看了這地方,原來是程頤高足楊時在無錫講學的地方。北宋時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