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章 經史並重,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003章 經史並重

呂祖謙與朱熹一併師從於胡憲,兩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同時呂祖謙也與陸九淵交好。

儒學上著名的'鵝湖之會',就是呂祖謙一手促成的,

呂祖謙對於朱熹的學問十分佩服,曾有稱讚朱熹的學問就實入細,殊為可量,大意就是說朱熹的學問深不可測,猶如掃地僧般的存在。

不過朱熹對於呂祖謙看法卻有保留。

學生請教朱熹說'東萊之學'如何,他說這位老朋友'於史分外仔細,於經卻不甚理會'。

有一次朱熹聽說呂祖謙勸自己弟子看史。

朱熹就很不高興,說了一番話,大意是我從來不敢勸人看史,也不敢勸人看經,就是《論語》,《孟子》也不敢教他看,我都是教他從《大學》先開始學起。自己這位老朋友整天向自己學生推薦史記,左傳,這容易誤導初學者,讓他們以為孔子與司馬遷一般大小。

朱熹這話不僅批評呂祖謙,更是闡述了自己理學的精髓。

先大學,再論語,孟子,四書學完了再學五經,最後才看史。

從淺到深,由細入實,這是理學見功底的地方。

所以理學主張循序漸進,若有讀書人讀史記這樣的書,被老師看見了,會直接拿書敲腦袋責問,四書讀透了嗎?五經讀透了嗎?沒有讀透,你讀什麼史書?

就好比現在家長說你一句,功課都沒作完,看什麼課外書?

但反過來,儒家對於天子的培養,都是經史兼讀。

擔任過日講官的林延潮知道,每日日講,一名講官教經,一名講官教史,因為這是帝王之學。

為什麼普通人無法接受這等教育?一來沒人指引,僅看史籍記得人物,地名,故事,不知道他講了什麼。二就是容易學壞,很多人忠臣不學,去學奸臣。三就是要將經義糅合進史籍講讀是件很難的事,這不是一般老師能辦到的。民間的老師能通經就不錯了。

所以朝廷裡就認為理學更切乎平民教育,而經世致用則在精英教育。

這才是理學的初衷所在,也是理學能發揚光大的原因,做不了經世致用的人才,但至少是個好人,普通老百姓如此也就夠了,這是真正的走群眾路線。

但到了明朝,這一點卻歪了。

很多讀書人只抱於經義,而不知史學,甚至摒棄史學。如趙用賢,季道統這樣的飽學之士,都認為只要讀通四書五經就夠了。

甚至季道統連思辨都拋棄了,理學不是心學,根基在於'格物致知'。

用心學,禪學頓悟的方法,對外卻稱自己是理學,裡不裡,外不外,兩邊的精髓都沒有得到。

林延潮的一句譏諷,令季道統很不高興。

什麼我教你啊?沒錯,你林延潮是三元及第,但我好歹也是庶常,你也不能這麼看不起人吧。

季道統道:“還請林學士解釋如何從史籍中思辨?如何不誤入歧途。”

林延潮道:“好,那麼請問季兄讀史記嗎?”

季道統雖為庶常,但有心於日講官,身為日講官一定要經史兼顧,如此才能講授帝王之學,所以對於史記他是有涉獵的。

季道統負氣道:“當然讀過。”

這時候掌院學士張位笑著道:“林學士當年為日講官,每日所講,天子都是讚賞。今日乘著院議之時,大家不妨聽聽林學士如何講史,也算增長見聞。”

眾人聽了都是點頭,誰不知道林延潮在任日講官時,深得天子賞識。對於一段史料,如何講出經世致用,切乎帝王之學,大家都要學著,以後擔任日講官時候都是用得著的。

林延潮向張位拱手錶示謝過,然後向季道統道:“請季庶常從史記中任意抽選一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乞丐皇子復仇路

假斯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