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辭三讓
鍵中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三辭三讓,拒絕擺碗,我助兄長建大明,鍵中仙,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低喃著這兩句話,足足重複了七八次。
“兄長!兄長!”唐巍喊了兩聲,輕輕伸手戳了戳朱元璋的肩膀。
“啊!”朱元璋回過神來道,“這話說得好!”
“那咱就將大都作為咱大明的陪都了!”朱元璋道,“那皇宮就先保留著吧!”
“既然如此,那大都是不是要改個新名字?”
這次說話的不單單是朱元璋,唐巍和他一起說的,倆人風雨共濟這麼多年,也是相當默契了。
“不如就叫北平如何?”朱元璋道,“取北方和平的意思!”
“阿弟,你覺得如何?”
唐巍想著既然如此何不一步到位直接改為北京,這樣應天改為南京,如此一來南北交相呼應,還好聽!
“兄長之前有意將應天改為南京,不妨將北平也改為北京!”
“不行!豈能有兩個京師?”朱元璋否定了這一點。
唐巍也沒有繼續堅持,這給北平改名北京的事看來還需要後面的皇帝來做。
“兄長,李先生那邊已經弄好了三辭三讓的事情了吧!”
“阿弟!”朱元璋嗔怪道,“你何必要說出來!”
“這不是當皇帝之前的必要流程嗎?”
“去去去!你回家看看你兒子吧!”朱元璋道,“咱聽見小孩子哭了!”
果然,等大都那邊的事情處理完之後,三辭三讓的戲碼也正式拉開帷幕了。
是日。
李善長與胡惟庸等一眾文臣還有一些武將,來請朱元璋。
他們囉裡吧嗦的說了一大堆話,你說好好的人說話何必要咬文嚼字呢?
可這個流程就是這樣的,一眾大臣跟背文章一樣說著晦澀難懂的文字。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那就是我們認準你朱元璋當皇帝,希望你不要推辭!
同樣的,朱元璋用李善長和宋濂給他寫好的說辭,再回敬給他們。
這是一場記憶力的比拼,大臣們要背的滾瓜爛熟不能再朱元璋面前背的磕磕絆絆的!
同樣想要當皇帝的朱元璋也得倒背如流,不能接不上話啊!
不遠處的高臺上,唐巍正領著一群學生在觀看著這場戲碼。
眾大臣與朱元璋都不知道他的心思,還以為他在讓這些小傢伙們感受一下這樣的氛圍呢!
實際上,唐巍確實另一種想法。
“你們都抓緊記好了!”唐巍叮囑道,“你們聽聽這就是寫文章的最高境界!”
“這辭藻既華麗又沒有堆砌感,不會讓人感到厭煩,而且思想明確沒有因為注重辭藻而丟棄思想,這都是學問,你們要記下來認真揣摩!”
“還有這些韻腳、平仄全都處理的非常完美,用語與用典的銜接,以及思想表達上層次分明,且條理清晰,好不雜亂!”
“都是知識點,你們要把這些全都吃透了,將來你們的成就不會輸給李大人與宋大人的!”
孩子們點點頭,認證聆聽著這一場君臣答對。
自然第一次謙讓的結果是以朱元璋的拒絕結束。
兩天後,又來了第二次拉鋸站。
還是以朱元璋的婉拒結束。
三天後,終於迎來了第三次的拉鋸站。
等到群臣發表完陳詞之後,朱元璋也不好再推辭了。
“諸位與咱同舟共濟十年之久,咱自知見識淺薄,能有今日之大業,諸位功不可沒!諸君多次相邀,咱也不好再妄自菲薄。咱雖同意登臨皇帝之位,然安邦定國,治天下事,還需勞煩諸君,共商國是……”
這段話總結下來就一句話,我同意當皇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