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枯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無盡之廊,神御天下,歲月枯榮,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遠望山巒疊翠,便見溪水瀠洄,山巒重重,樹木叢生繁密。

諸人才去了神行,放慢腳步,循石板鋪就大道而行,走過數里,依入山習俗,入去憂亭喝一杯忘憂茶。

忘憂茶採自清虛山野生茶樹,炒制後香氣獨特,清心靜意,故有忘憂之名。

習俗源自當地,原本只是入山前暫時歇腳的茶攤,後當地人見入山訪仙者眾,且談吐不凡,多金爽快,便在清虛山附近移種野生茶樹,以此為噱頭,搞了這麼個忘憂茶,建了這去憂亭,也算當地人的一種掙錢手段。

神道宗當然不理會這類借名掙錢的小事。

反倒是久而久之,回山前先坐去憂亭喝杯忘憂茶,居然變成了山中人自家習慣。

當然這裡的忘憂茶口味確實不錯!

清心靜意效果嘛!那就是見仁見智的東西了。

霍石橋向來不喜喝茶,碗來茶幹。

沈漸抿了一口,便將茶碗放下。

降真斜瞥著他,問道:“不合口味?”

沈漸道:“錢味頗重。”

一進亭子就看見柱子上貼有‘一碗百文,恕不還價’的紅紙。

一百文什麼概念,拿去買米能買一斗,一個人近一旬口糧,這種價格何止叫貴,簡直可以叫搶人。

降真大笑,差點把茶水噴出來。

耿麟一旁輕聲道:“此乃本宗先祖所定。”

沈漸悚然,真想給自己兩個大耳刮子,俗話說:禍從口出,他可不想還沒登山就給人落下一個不好印象。

降真指了指亭子後面,“你去瞧瞧便知。”

亭子後兩棵歪脖子樹後邊,立了塊石碑,看上面風化程度,沒有幾千年也有八百年,上面也沒刻什麼新鮮的內容,四個蒼遒有力的大字:來客下馬。

依稀能看見這塊碑前方是一條土便道,直通林密幽深處,想來這條路原本是登山故道,才會有這一塊下馬碑矗立在此。

轉到石碑後面,赫然又刻有三個字:值百錢。

這三個字與碑前文字明顯不是一個時期,也非同一人所刻,筆鋒圓潤,寫得甚是隨意,筆鋒深入碑體,每一筆指尖粗細,竟是有人以指代筆一氣寫成。

以手指碑上刻字,對大多數修行者並不難,只不過身為山上人,在這裡留這麼三個字,是不是有點兒戲?

沈漸回了亭子,什麼話也沒說,喝乾碗中茶水,掏出半兩碎銀放在桌上。

當地村民都認得耿麟,他畢竟是下陽臺宮知客執事,屬監院以下八大執事之首,對外打交道就是他的職責。

見是山上仙師,平時想巴結都來不及,村民哪敢收錢。

降真道:“收了吧!先祖留字,不就用意如此。”

四人再往前行,降真道:“可明白本宗先祖之意?”

沈漸道:“山中貧瘠,村民無依,貴宗先祖以此,助村民擺脫困境。”

降真笑道:“是也不是。”

沈漸道:“哦!”

降真道:“先祖本意,是嫌此茶仿得太差,與山中野樹所產完全不是一個味,發出疑問而已,誰承想,誤打誤撞,卻解決了當地人一項生計,積累出一樁功德,你說這氣人不氣人。”

沈漸不禁莞爾。

世間事何嘗不是如此,很多事情也許出發點和所得到結果全不一樣,是好是壞,皆來自各自所處不同角度罷了。

細細想來,降真似乎又是藉此,開解他心底深處的那個鬱結。

他沒問,降真也沒答。

若答者無意,問者也得不到正解,何必再問。

霍石橋就留在了下陽臺宮,耿麟也沒上山,領路的是降真。

登山數里,石樑飛瀑橫跨山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洞府通異界

雪之下班崽

引神決

紫月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