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記憶深處,眺望時光裡,和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從小就是個倒黴蛋。”小潘說。她沒有鬆開手,魏翌晨看不到她的表情。

小潘說,打她有記憶時起,她就被奶奶稱為“倒黴孩子”。

倒黴孩子毛手毛腳,把家裡新買回來的瓷碗打碎了。

倒黴孩子無緣無故走路摔跤,把自己額頭磕破了。

倒黴孩子吃個飯,漏得桌子上、地上都是。

那時候她還小,大概幼兒園的年齡,傻傻分不清“倒黴孩子”潛藏的意義,單純以為就是自己倒黴。

後來,奶奶走了,她父母把她從Ah鄉下接到上海松江。

奶奶總是數落她,其實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慄花母雞下的熱乎蛋,奶奶自己不捨得吃,但捨得給她吃。餘下的小心收集起來,初一十五趕大集時賣掉。賣的錢還捨得給她買水煎包。水煎包鬆鬆軟軟,裡面的肉和粉絲可好吃了。

只是她那時候年齡小,體會不到,一門心思認定奶奶不喜歡自己。

她暗中高興奶奶走了;滿懷期待,來到爸媽身邊。

在她眼裡,爸高大有力,媽年輕溫柔。很快她發現,她的到來,帶給父母的只是煩惱。父母唉聲嘆氣,當著她的面發愁,嘆息該怎麼照顧她。

松江的家有點像廢棄的車棚改造而成的。屋頂低矮,沿牆而建,只有門,沒有窗。進門就得開燈,夏天異常悶熱。

長條形的家一半的地方堆著成袋的大米,餘下的放了一張大床和兩張並在一起的兩鬥桌。桌子上擺著老家沒有見過的電器。

望著父母愁苦的面孔,她不敢釋放投奔父母的喜悅。

最終,父母決定白天外出賣大米時,把她鎖在屋內。

她以為被鎖在悶熱昏暗的簡易房子是人生最難熬的時光,很快,9月到了,她入了小學,才知道,還有比鎖在悶熱房子更難熬的事。

入學前,她以為電視裡的人才說普通話,生活中的人都跟她一樣說鄉音,進了班級才知道,只有她說。只要她開口,必然有鬨堂大笑。

嚇得她不敢開口說話。

好不容易到了二年級,鄉音不再是困擾她的問題,考試成績成了她不得不面對的壓力。

一對在松江討生活的Ah小夫妻,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記憶中媽從來沒有外出上過班,只是坐在爸的三輪車上一起賣大米。這樣的家庭是無力給孩子請家教的。她的英語幾乎全班倒數。數學也不太靈光。唯一拿的出手的是語文,還僅限考試。

在松江討生活的外地人中間,也是有鄙視鏈的。

坐辦公室旱澇保收,瞧不起賣體力的;收入高的,鄙視收入低的。她家既是靠體力賺錢,又是收入低廉不穩定的,穩坐鄙視戀底端。

饒是開竅比較晚,三年級時,她還是意識到了她家位於鄙視鏈底端的可憐位置,併為此自卑。

老鄉,或者相熟的鄰居,都勸過她爸進工地,或者擺攤賣菜;勸過她媽去當保姆,給人燒菜打掃衛生。媽猶豫過,爸則果斷拒絕。

爸有爸的倔強。

家裡那本《王永慶傳奇》被翻得毛了邊。書中的王永慶,是臺灣一個賣大米起家的大商人。

大米銷量好的日子,爸躊躇滿志,大著嗓門跟她講王永慶。

大米賣不出去的日子,爸唉聲嘆氣,看她的眼神都沒了光。

那時候她再看爸媽,才發現,爸並不高大,媽也並不年輕。

別的同學每個學期都換新書包,她一個鄰居家孩子淘汰下來的舊書包背了三年,揹包帶子都壞了。經常媽晚上幫她縫好,第二天放學路上又斷開。無論是她還是媽,都沒有轉過買個新書包的念頭。

花錢是有罪的。

這個觀念是爸爸明確說給她的,還是用言傳身教薰陶給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想做女團的作者不是好錦鯉

餘溪辭

入殮師

道門老九01

從秀女到太后:嬌嬌娘娘母儀天下

秉花燭

團寵奶包小檸檬今天喝奶了嗎

稻四月

[清穿+紅樓]趙敏為黛玉

百里莫離

豪門養女只想學習[穿書]

雲上盹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