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頁,妄困青茗,大金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秋刈壓低聲音怒道:「你說這話是想幹什麼?你想要什麼?」
李元朗沒有回答他的這個問題,只是轉而笑著問他:「所以陳秋刈,你確定想知道她怎麼強迫我的?」
陳秋刈偏過頭,滿眼驚恐,但李元朗已經放開了他的肩,拍了拍他的領口,轉身離開了。
不遠處看見這這番畫面的官員都笑著打趣道:「你看,陳大人和李大人關係多好啊。」
——
李元朗也沒讓那些對他有異議的人等太久,等到下午未時三刻的時候就帶著人去面見聖上了。
如前一日般,那些諫言的官員被安排坐在一旁。
李元朗帶著人上了殿。
劉夫子以及從新風縣帶過來的人一道跪在了地上。
木子這輩子就沒見過這麼多官,還各個都是以一等一的大官,除此之外,最頂上還坐著整個大雲最尊貴的人。
他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猶疑當日的舉動到底正確與否,卻見李元朗冷冷看了他一眼。
木子縮了縮脖子,破罐破摔,心道,反正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只是仍忍不住想起了幾個月前的情景。
當時新風縣不知從哪傳出來岑青茗就要被處死的訊息,而這處死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將官糧送給了他們,大傢伙都義憤填膺,等到人群裡說要不要去京城為她請命時,不少人又退縮了。
畢竟天高路遠,誰知道路上會發生什麼意外,而遠離家鄉那麼久去為一個死生難料的陌生人求情也如天方夜譚一般。
萬一客死他鄉呢?萬一將他們打成山匪一夥呢?萬一……
有那麼多的萬一,還有更多的擔憂,畢竟京城對於他們這些偏居於這些小鎮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遙不可及了。
但木子站了出來,並且願意陪一同前去的劉夫子作證。
其他鄉親們雖然不敢同去,但在別人的號召下,也寫了血書請願,他們二人就帶著為岑青茗請願的血書上了路。
而直到木子和劉夫子快到京城以後,他們才知曉原來這一路都是被人刻意安排好的。
木子看了眼站在一旁的李元朗,又看向與他一同跪在地上鎮定自若的劉夫子,想起了來時李元朗囑咐的話,努力定了定心神。
劉夫子哪如面上那般冷靜,他雖看不上山匪,但飽讀詩書也當知有恩必報,只是聽說了岑青茗的事情,懷著一腔熱血快趕到京裡時才知道這一切也不過是別人的陰謀。
劉夫子想起那個陪在女山匪旁邊的清俊少年,他居然要求自己為她寫詞揚名,為一個山匪寫詞揚名?
劉夫子雖願意拼著性命為岑青茗趕到了京城,但也覺荒謬至極,當時這個人對他冷嘲熱諷,劉夫子沒忍住被他激起了性子,洋洋灑灑就為岑青茗寫了好長一篇詞曲,等反應過來之際,那篇曲詞已有三頁大紙。
不過為著自己的救命之恩,為著新風縣所有吃不上飯的貧苦百姓,劉夫子也沒說什麼,在李元朗追問他願不願意為岑青茗做證陳情的時候他還是同意了。
此刻他跪在這大殿之上,看著周圍的這些往日難得一見的官身努力平復心中漣漪。
當一個秀才做到他這種際遇的,能遇到這麼多這輩子見不到的高官,也是少之又少了。
劉夫子摸了摸自己灰白的鬚髮,苦中作樂道,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得償所願了。
而到了對峙證詞這一步,原本想等著陳秋刈先行發言的官員,哪想到他今日如同鵪鶉般縮著腦袋一言不發。
既然如此,李元朗見眾人沒有一人率先開口,便主動提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