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頁,國公府真千金回來了,初燧,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衙差知道燕寧是從盛京來的提刑衙門辦案人員, 又有顧府尹三令五申不許怠慢在先, 生怕方才自己趕人那一幕落在燕寧眼中會被誤以為是他在仗勢欺人,若是往顧府尹那兒告上一狀自己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 於是努力解釋澄清,表明他也只是按規矩辦事,並非有意刁難。
畢竟先不說縣衙重地本就門禁森嚴,不是隨隨便便來個人就能往裡進,單就指名道姓要求弔唁楊縣令這一條衙差就不可能簡單放行。
要知道現在案子還未查清,兇手仍逍遙法外,正是風聲鶴唳的時候,衙門上下人人都緊繃著根弦,像男人這種無憑無據上來就以楊縣令族弟自居的衙差能相信才有鬼,沒直接給他扣起來盤問就算仁至義盡。
「不是,大人明鑑,小的當真是楊潤楊縣令的族弟。」
衙差小心翼翼解釋的話音剛落,中年男人就急了,忙自報家門高聲辯駁:「小的名喚楊釗,益州濬縣人士,楊潤楊縣令的母親乃是小的表姨,小的本來是來幷州做乾貨生意,卻不想聽說永豐縣近日出了樁滅門大案,死的還是當地縣太爺,小的記得表弟楊潤就是在永豐縣當官,所以這才找了來想要弔唁一二,這是小的通關文牒與路引,還請大人過目。」
雖然不知道這姑娘究竟什麼來頭,但就沖衙差對她畢恭畢敬的模樣想來身份也低不了,楊釗被衙差攔在外面正幹著急,這會兒見進去有望,連忙就將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都給掏了出來巴巴遞過去。
楊釗口中說的身份文牒和路引其實就相當於是身份證和離鄉說明,為了更好的轄治百姓,大慶戶籍制度頗為嚴厲,律法明文有規「若軍民出百里之外不給引者,軍以逃軍論,民以私渡關津論」。
這也就是說百姓不能隨意出戶籍地,若只是縣內活動也就罷了,但若是離籍百里特別是跨州府,那就必須要攜帶身份文牒以及官府簽發的路引,若是無引上路,一旦被查出,輕則原路遣返,重則以黑戶流民罪論。
楊釗自述身份的同時燕寧也在不著痕跡打量他,約莫四十出頭的年紀,衣裳打扮都還算齊整,只是或許是才從幷州都府趕來的原因,看起來有些風塵僕僕。
見楊釗一臉焦灼,燕寧揚了下眉,接過他遞過來的身份文牒並路引,上頭記載的資訊很是詳備,姓名年齡籍貫都一目瞭然,底下還蓋了有官府公章。
等確認是真無疑,燕寧也不含糊,直接就沖楊釗一頷首:「既然是楊縣令族兄,那你就先跟我進去吧。」
沒想到燕寧這麼快就鬆口,楊釗一喜,忙道:「多謝大人通融。」
「什麼?楊潤表兄?」
縣衙後堂,看著被燕寧領進來正拘謹站在一旁的楊釗,顧府尹拿著杯子的手一抖,驚聲詫問:「燕姑娘,這是當真?」
不是顧府尹不相信,而是這事兒未免也太湊巧,楊潤前腳才出事被滅門,後腳表兄就找來了,不是說楊潤老家在濬縣麼,他又沒往益州傳信,這位表兄是如何得知訊息找來的?
而且,既然是表兄弟,怎麼感覺和楊潤長得一點都不像呢,顧府尹記憶中的楊潤模樣斯文還有些矮小,可面前這男人卻五大三粗長得魁梧,怎麼看都不像是有親戚關係的樣子。
雖然人是燕寧領進來的,但她卻不打包票,聽顧府尹問,燕寧聳了聳肩,乾脆搖頭:「不知道,反正他說他是,這是他的身份文牒和路引,我方才看過,是真的,確是出身濬縣無疑。」
說著,燕寧直接就將手中捏著的物什遞給顧府尹,自己則走到一邊尋了把椅子坐下,剛一坐下,手邊就多了一盞茶,燕寧:「?」
岑暨若無其事收回遞盞的手,見燕寧看來,他眨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