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二章 思潮,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堵所遮;七竅已迷,未迷者止有孔方一線。”

“二者曰疏通。”

“君子以調停為名,而小人之朋比者託焉;君子以疏通為才,而小人之彌縫者借焉。”

“士大夫自謂有救時良方,不知其乃膏育之疾也.夫賢則進,不賢則舍,何假調停?政可則行,不可則止,何煩疏通?”

“三者曰排場。”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上及中樞,下及州府,天下爭為媚諂。”

“有官出巡,無不張金鼓、飾輿馬,百姓伏謁道旁,唯諾必謹,下屬得不呵責,頓首幸甚。”

“.剝下奉上以希聲譽、奔走趨承以求薦舉、徵發期會以完簿書、苟且草率以誼罪責。”

“古人云:法不立,誅不必。國朝無威信可言,自無功罪是非可辨,如此種種,實非危言矣。”

解縉放下筆,窒息過後似地長嘶了一口氣,額上已然是汗珠滾落。

“這才是解縉嘛。”

“啪嗒”一聲,汗水落在宣紙上,將字跡弄爛。

解縉看著這篇跟“昨日之我”徹底決裂的文章,如釋重負。

董倫短暫地精神振作過後,又恢復了老態龍鍾的樣子,他抬起手,無力地揮了揮。

“去吧.老夫沒什麼要告訴你的,只想與你說,既然已經決定踏上這條路,就別回頭做反覆之人了。”

解縉收起幾張紙,對著董倫鄭重一禮,再抬起頭,原本有些發白的面色卻是紅潤了許多。….

解縉來去匆匆,很快就離開了董倫的宅子。

“嗬嗬”董倫俯下身喘了口粗氣,對著青銅痰盂用力地咳出一口痰,重重地把自己的脊背砸在躺椅上。

“大好江山,只能躺著看了。”

永樂二年的春天,火藥味是越來越濃。

隨著關於“吏風、世風、學風”這三風討論的矛盾公開化,各路文壇豪傑、士林領袖,紛紛按捺不住。

有資格上《明報》的,那就公開論戰,沒資格上的,也非得在雅集、詩會上口誅筆伐一番。

跟沒文化的兒子不一樣,最近胡季胡老先生在南京計程車林中混的很高階。

胡季作為安南國內獨領風騷數十載的漢學宗師,大抵是跟高麗宰相鄭夢週一個水平的大儒,或許放到三十年前劉基、宋濂領銜的洪武時代,或許還不算出挑,但在如今這個儒學不斷發展,但大儒凋零的永樂時代,就相當有水平了。

而且胡老先生就算稱不上“安南曹操”,那也得高低是個“安南司馬懿”,一手隱忍還是會的,跟人交談從不鋒芒畢露,更不會談論到能引起殺身之禍的敏感話題。

突出的就是大丈夫能憋能屈!

因此,有關於吏風、學風的討論,胡季是一個都沒參加,今天曹端拉他參加金華學派掌門人汪與立的茶會,得知是隻論世風,胡季才欣然赴約。

此前說過,金華學派乃是當今最重要的儒家學派分支之一,與葉適的永嘉學派同為浙東學派一脈,曾作為調停者主辦過理學和心學之間的“鵝湖之會”,算是中立學派傾向偏心學一點,但還是以理學為主,夾雜吸收的永嘉學派實學思想,屬於是什麼都沾的型別。

這種型別的學派,歷經“仁山”、“純孝”兩位先生的埋頭髮育,歷經宋末元末百年不倒,到了汪與立手裡,門下人才輩出,在大明的思想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正因如此,胡季才敢在茶會上說話。

否則的話,要是參會的都是那些堅持程朱理學的衛道士,話不投機還算好的,最多奚落兩句,被人上綱上線可就遭了。

實際上這跟明初思想界的實際情況有關,明代之前是蒙元近百年的統治,因此明初是官方的精英文化完全掌控了社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剛參軍就立一等功,你這叫新兵?

梁小同學

牧紈

斯特利姆毀滅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