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六章 原理,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返回:(1)\/最新網址:
治理黃河,大而化之的話無非就是三點,誰來都這樣,思路、方法、技術。
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既然姜星火已經改變了歷史,那麼現在的大明跟以後的大明無論是在經濟、技術還是生產力等諸多方面,肯定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從思路上來講,雖然直接把黃河扳回從山東丘陵上面的那條故道是最優解,但考慮到這麼多年以來,黃河奪淮入海,早就跟很多本屬於淮河的水系打斷骨頭連著筋了,那麼將黃河分流,重新恢復元朝中期“大小黃河”的狀態,再把淮河也從長江入海的現狀糾正過來,才是第一階段治水的理性方案。
等到黃河分流,淮河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入海口,然後才能考慮第二階段,讓黃河也回到自己的入海口。
第三階段,就是在黃河兩岸建立大堤,約束黃河的泛濫。
第四階段,則是從根本上治理黃河,也就是解決中上游的水土流失帶來大量泥沙沉積的問題。
因此,如果僅僅是第一階段的治水方案,那麼在現有的條件下,雖然很有挑戰性,但並非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或者說,哪怕聚集了十幾萬人進行施工,只要軍隊數量足夠,錢給夠,在待遇上不要過於苛待民夫,那麼激起民變的機率都不大。
錢,姜星火自然會想辦法。
而既然思路沒問題,那麼其實就是方法和技術上的事情。
宋禮問道:“鋼筋?大明有那麼多的鋼材嗎?我聽說新式鍊鋼法生產出來的鋼材,還要供鑄炮和火銃、甲冑使用。”
姜星火搖了搖頭,只說道。
“不需要那麼多。”
隨後,姜星火跟宋禮解釋起了原理:“鋼筋,顧名思義,就是用鋼材來作為建築的筋骨,給建築提供支撐,,只需要在重點的工程裡使用就行,並非是所有建築或堤壩都要用鋼筋。”
“當然了,即便如此所需要的鋼也不少,但問題是,大明的鐵產量其實一直都不是問題,你應該也曉得,作為專營商品,鐵的產量一直跟使用量不成正比,現在大明一年煉出來的鐵,恐怕能夠全國好幾年使用才能用完,所以很多冶鐵場一直都是休息的狀態,如果有治水的專案,反而能促進這些冶鐵場的生產。”
“畢竟,冶鐵場裡面的鐵錠,那可都是堆成山了,而只要焦煤足夠,需要的鋼材,很快就能冶煉出來,而這些鋼,不需要達到跟軍用同樣的品質要求,只需要結實耐用就好了,所以鋼筋在產量上是能得到保障的。”
現代的鋼筋,其實也是起源於工業革命,正是因為鋼鐵工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所以才有了大量生產鋼筋的物質條件,而相應的技術,也取得了突破,讓現代鋼筋成為建築業的利器。
可實際上鋼筋這種東西雖然是現代才發明的,但從技術原理上,古人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這種核心支撐物,對於建築穩定性的巨大幫助。
如果非要考古的話,古代鋼筋,哦不,或者可以說“鐵筋”的歷史,足以追溯到古埃及時期,當時古埃及人進行建築工程的時候,就使用了跟鋼筋作用高度類似的鐵筋,用來讓建築材料變得更加堅固,而這個鐵筋的技術含量也並不高,說白了就是把鐵礦石融化然後送入模具再冷卻就行了,那時候的冶金技術水平也不夠,鐵的效果還不如青銅。
而同時期的華夏,也發現了類似的原理,但是華夏古代採用的則是更加容易獲得的竹子,利用竹子的韌性,將其插入牆體、柱子中作為加強筋。
但是由於華夏銅鐵資源一直以來都相對稀缺,所以在建築工程中投入大量的金屬資源,尤其是華夏經常需要規模極大的建築工程,那麼銅鐵資源就很難滿足這種海量的供給缺口了。
也正因如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