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八章 鑰匙,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知道液態鋼具有極高的生產率和極低的成本,鋼質量也優於半固態生產的普德林鐵,若非如此,貝塞麥法也不會在一戰前後成為世界上的主要鍊鋼方法,但沒有低磷鐵一切都白扯。

事實上,隨著全球低磷鐵礦耗用殆盡,而逐漸積累起來的廢鋼又不能在貝塞麥鍊鋼法中應用,貝塞麥法就開始逐漸衰落,最後被平爐鍊鋼法所取代了。

所以,在鐵不行的條件下,貝塞麥鍊鋼法是用不了的。

就在被否定的胡元澄有些缺乏思路的時候,姜星火卻篤定地說道。

“可以從煤上著手。”

“從煤上著手?”

這些冶鐵場的工匠們目瞪口呆地看著姜星火。

這位國師大人,還真是孜孜不倦地尋找改進的思路。

但是這些思路,按照過去的經驗,都是錯誤的啊!

煤又沒有其他種類,就算有,也得重新挖掘,能不能用還不知道呢。

不過胡元澄倒是絲毫不覺得姜星火的思路有問題。

事實上,經過剛才的失敗,他已經意識到了,好像提高爐溫的辦法,確實不行。

而提高爐溫不行,這路子裡面就倆個主要的材料,一個是鐵,一個是煤。

雖然不曉得國師為什麼不從鐵上著手,但想來是有他的道理,只是自己沒有悟透,那麼,似乎能選擇的選項,也就只剩下煤了。

其實沒有磷、硫低的鐵,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脫硫脫磷技術,把磷、硫高的鐵,變成磷、硫低的鐵,但這個現在是做不到的,這科技點太過超前,正常要19世紀下半葉才能出現,姜星火也弄不出來。

但不能給鋼材直接脫硫脫磷,從而得到低磷、硫的鋼材,倒也完全沒有低配版的辦法。

姜星火方才就想到了,那就是焦煤鍊鋼,然後單獨脫磷。

先獲得液態鋼,然後再用笨辦法去脫磷,這樣就得到了低磷鋼。

跟貝塞麥鍊鋼法雖然途經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都能獲得低磷鋼,這就是殊途同歸。

之前說了,獲得鋼水,需要1600度的高溫。

其實在姜星火前世,很少有人想過,東西方的冶鐵技術,是什麼時候出現代差的。

“代差”這個判斷標準,也很簡單,那就是什麼時候能夠穩定獲得1600度高溫。

答案不難,公元1709年。

在清帝康熙於京西暢春園之北建圓明園,賜予皇四子禛居住的時候,英國人亞伯拉罕達比,第一次用焦煤作為原料鍊鐵,讓爐火的溫度劇烈升高,獲得了穩定的1600度的高溫。

從那以後,燃料上的突破就陷入了瓶頸期,為了獲得更高的爐溫,獲得更高品質的鋼材,西方人又開始從鼓風器具和冶鐵爐兩方面著手,冶鐵爐的結果就是貝塞麥轉爐的出現,而鼓風機則一開始是透過畜力帶動水車,水車帶動鼓風機,後來有了用於抽水的紐科門蒸汽機,就直接用蒸汽機帶動水車了。

焦煤鍊鐵→畜力水車→蒸汽機水車

事實上,想要完全去除或者一步脫硫脫磷姜星火不會,但只要能獲得液態鋼,脫磷的辦法還是有幾種的,難一點的譬如氧吹除磷、鎂還原除磷,當然了,沒有鎂和高壓氧氣其實都無所謂,因為還有簡單一點的辦法——大明現在總有石灰石吧?

有石灰石,就能脫磷。

作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能能夠用來還原除磷的,其反應原理是在高溫條件下,碳酸鈣和爐內的鋼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等氣體和氧化鈣,氧化鈣再與鋼水裡的磷反應生成氣體並排出爐外。

這種方法適用於含磷較高的鋼水,說白了就是往鋼水裡撒石灰石粉末,沒有任何技術難度,跟往水裡撒麵粉沒有任何本質區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流放到北涼,我成了鎮北王

八千里雲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