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六,玉璽記,石頭與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用勳貴,已經太遲了。勳貴也不是狗啊,隨你召之則來,揮之則去。
要是穆宣帝年輕二十年,還有可能。
但是,諸皇子已長成,有代表寒門清流的東宮,有舉起大旗與東宮相爭母族雖敗卻是當年一等一豪門的三殿下,勳貴們與其去向穆宣帝投誠,為何不另選一位皇子呢?
穆宣帝已經老三,縱支援他當政,他還能在帝位多少年?再說,這位陛下當年如何忘恩負義、刻薄寡恩,勳貴們歷歷在目。當年,是他們一手拱衛穆宣帝登基,穆宣帝卻反手將勳貴壓制幾十年。
所以,東宮謀權,只要東宮謹慎的未對勳貴動手,勳貴們是不會理皇家之爭的。他們的眼睛,一直在盯著西北。穆安之一動,只要他稍有作為,不出昏招,他天生就與勳貴有同樣的立場,勳貴即便明著不能支援三殿下去帝都,暗地裡也樂見其成。
這是勳貴的大勢所趨。
穆宣帝那裡走了眼,三殿下這裡再不能瞎。
所以,穆宣帝入關入帝都立東宮登皇位,相較於當年仁宗皇帝兩戰江南方從藩王行至東宮,穆安之簡直順遂不像話。
穆安之登基,最樂見此事除了穆安之身邊從龍之功的舊臣,便是勳貴。
以至有些昏頭的還琢磨著,皇帝陛下登基,皇后娘娘遠在西北,要不要給陛下送倆妃子啥的,這種蠢話一出口就叫家中長輩捶個半死,簡直不動腦子,皇后娘娘是陛下發妻,同甘共苦過來的,眼下已有兩個兒子傍身,這個時候給陛下送妃子,直接把皇后太子都得罪了,人腦袋裡長個豬腦子。
帝都勳貴根本沒人提這事,永安侯倒是覺著,他掌九門怕是不大妥當,想跟穆安之請辭。穆安之一向心大,從不是穆宣帝那疑神疑鬼的脾氣,知道永安侯擔心他與穆宣帝父子不睦,永安侯掌九門還是穆宣帝當年的旨意。
穆安之道,“你只管安心當差,當年我與玉華妹妹成親,你家夫人還是玉華妹妹的全福人來著,你是我大婚的司儀官。那會兒三位皇子一同辦喜事,我那裡最冷清,獨你和陸侯不懼去吃喜酒。我與玉華妹妹出宮開府,咱們來往雖不多,玉華妹妹同你家夫人可是極好交情。永安,安心吧,你年輕時頗有戰功,可惜當打之年倒閒置了。我看九門的差使你做的很好,趁著正當壯年,咱們君臣當做一番事業。”
唐駙馬的差使,穆安之也沒動,內務司那裡是得要個一等一的妥當人,不過把唐駙馬的長子放到永安侯麾下,也是重用之意。不同於穆宣帝對勳貴的提防,穆安之與勳貴簡直一拍即合。
連宗室他都選拔有用子弟拿出來一用,楚世子,現在是楚親王家的長孫穆慶,眼下就是穆安之手下紅人。
前楚世子妃,今楚王妃常真情實感的表示,“陛下身邊有正氣。”她那昏頭昏腦的孫子,一跟三殿下就成了個明白人。眼下非但沒了小妖精,孫子還得了個從龍之功,只要孫子安安穩穩的,一朝的富貴是妥妥的了。
不過,要說宗室中投資眼光最好的,非晉國公夫人莫屬。她嫡出的一雙兒子當初都是跟著三殿下去的西北,如今三殿下登基為帝,兒子在西北已有實差,女兒還沒被和親,如今往她這裡來打聽女兒親事的,那真是堆山填海,都是往日想都不敢想的上等人家。
只是,晉國公一見兒女有出息,登時又犯了昏,那昏頭勳貴沒幹成的事,叫他給幹了,閒置在家多時的晉國公牽頭一些落魄宗室聯名給穆安之上書,說陛下初登基,宜遴選後宮,充盈宮室,廣育子嗣,以慰先祖。
穆安之拿著晉國公的奏章同一乾重臣說,“真是破窯出好瓷,晉國公這樣的人,竟然有惜怡那樣實幹的兒子。罷了,我看他這點見識也配不上國公之位,讓惜怡襲爵吧,這也沒法子,有這樣的父親,只得讓惜怡早些擔心家中責任了。”指尖順著名單一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