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琉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節,開在古代的雜貨鋪,風雨琉璃,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肖想翻白眼,這會兒是說這個的時候?明明是過來幫著搬東西的,怎麼就能說道吃肉上去?再說了,這是禮儀規定的啊,這拜師的六禮是什麼東西,那都傳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每一樣都已經被傳的有了特殊的意義,是你能隨便換的?別到時候惹出什麼不是來,讓一群老頭噴口水,這才麻煩。
老肖有心說幾句,可正巧這時候一併的陸大郎在那裡嘀咕,說道:
“雖說咱們不指望孩子們這開了蒙,讀了書,就能出去科舉什麼的,也不指望沾這官宦人家的光,可這先生畢竟是個有功名的讀書人,比不得咱們耐摔打,平日裡,大家夥兒多照看幾分才是正緊。”
這一說,老肖才反應過來,什麼禮,什麼規矩,事實上對他們還真是沒用,因為從一開始,這些人就都是衝著實用主義目的過去的,人家鄙視不鄙視,和他們還真是沒什麼關係。
“好了,少說閒話,趕緊的搬東西吧,上次不是已經送了一船家當來了嘛,這一次怎麼還有?看看這吃水深的,只怕……分量不清。”
剛想說不知道有多少瓶瓶罐罐,老肖的眼睛就看到了那被兩個人抬著出來,一走三晃,明顯分量很不對勁的一個箱子。難道是貴金屬?不然怎麼體積和分量比這麼不和諧?
“小心些,哎呀,可不能讓水濺到了。裡頭都是書,書……”
抬著的人走到船沿,踏上碼頭的那一瞬,船猛地一個晃盪,激起一片水花衝擊到了碼頭的柱子上,飛上來的水花,將那楊七郎嚇的臉色都變了,下意識的將手裡的粗布往箱子上遮。嘴裡還不住的呼喊,就是這一陣呼喊,讓老肖知道了這比例不對的是什麼東西,書啊……果然分量不輕。
再想想外頭書籍的價格,看看這箱子的大小,還有那船水線的位置,老肖的臉忍不住揚起大大的笑容來。
“看樣子不止一箱,好,好啊,這東西,比什麼都珍貴。”
為啥這麼說?這是老肖看到了這楊七郎藏書的數量,猜到了種類啊。一般人能有這麼多書?在尋常人家,能置辦上一箱子書,那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書香傳家了。而這楊七郎呢?按照這吃水線來看,怎麼也能有三四箱。再想一想他那一心考個秀才的願望,這還不明白?
即使是外室子,可是能有個當官的爹,能被爹送去科舉,那這書能和外頭尋常鋪子裡的什麼話本之流相比?必定是全套的科舉書籍都俱全的。而這樣俱全的書籍,寒門子弟往往沒有幾年,沒有花費大心力,沒有點關係,東尋西抄,是湊不齊的。這樣對比之下,書本買賣的價值已經被淡化了,融合上時間,空間,精力,人脈,運氣等等,如何不珍貴?絕對最珍貴。
村子裡能有這麼多書,老肖感覺十分的振奮,說來也是慚愧,別看老肖如今被村子裡的人捧得挺高,教導認字什麼的,操持的也挺紅火,這可真說起來,老肖其實在這個時代屬於半文盲。為啥?因為他能教授的也只能說認識字,而不能教導大家讀懂任何一本書,或者文章!
親孃唉,這時候的人寫東西,那用的都是古文啊!文言文這東西,很多時候,一個字代表的含義就是一截白話文都未必能翻譯清楚的,你說說,這能算有文化?哪怕是府衙的告示,文言文一出,絕對是立馬抓瞎,你說說,這看不懂,讀不通的和文盲有啥差別?
好在如今正軌教學有望啊,有了這麼一個人在,哪怕再不濟呢,好歹以後的告示什麼的總有人解釋分析了對吧。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人才大大的。能忽悠到村子裡實在是太實惠了。
老肖正美著的時候,那邊船上的箱子一個個已經都下來了,不是什麼三四個,而是足足五個,正整齊的排列在岸邊,那楊七郎小心的開啟了一個個箱子,細心的檢察,生怕進去了一星半點的水。果然,那箱子裡全是書,一本本的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