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 歷練(六),魏晉乾飯人,鬱雨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今天整理了無數的冊子,謄抄了數不清的戶籍名字,將各里報上來的資料算出來,把每戶今夏需要繳納的賦稅都算出來,這樣正式收稅時,只要對上名字,
填上所繳納的賦稅再打鉤就行。
整個縣衙都在忙這事,範連音和祖道重因為算科成績好,資歷低,總是被借調。範連音三天之內就被他們禮房的教諭借出去了五次,祖道重更慘,捕房的人普遍算術不行,不僅要給他們縣尉幫忙,還被各種捕頭搭著肩膀叫兄弟,然後就
為兄弟兩肋插刀,點燈熬夜。
倆人最近腦力消耗過大,此時都有些呆滯。
趙鳴鳴同情的掃了他們一眼,道:「每年收繳賦稅時,縣衙的人手根本不夠用,還要從各學堂借調優秀的學生,以及縣裡的壯丁也會被抽調。」她垂眸思索,沉吟道:「說到底,還是因為繳納的是糧食,搬運核算需要大量的人手。入庫之後還要再出庫,押送到京城,我們這裡到洛陽路途通順,可以先
走水路再走陸路,兩個月便可回來,但更遠的江東、嶺南一帶,押送到州刺史府和洛陽需要很長的時間,大量的役丁。」
押送糧稅由三方組成,衙役、駐軍士兵和從民間抽調的役丁。
全都需要自配糧草。衙役和駐軍士兵還有出差補貼,雖然苦一點,損耗不大,但役丁不一樣,他們押送糧稅,自己還需要帶上不少口糧,一走兩三月,不僅消耗大量的糧食,也
耽誤家中農時。
糧食的押運也麻煩,怕水,怕火,價值低廉,因此重量和體積很大。
趙鳴鳴道:「要是能簡化稅賦就好了。」
祖道重呆呆地問,「怎麼簡化?再少收些稅賦?或是完全交由朝廷押運?」
範連音瞥了他一眼,不屑的道:「呆子,難道朝廷押運就不費人力和錢嗎?簡化,收錢就好啦。」
趙鳴鳴一拍大腿道:「連音,我的知己,我也是這樣想的。」
範連音咧開嘴笑。
祖道重一機靈,瞪大雙眼,「這得需要多少錢?於百姓們來說,不算好事吧?」
他蹙眉道:「要先把糧換成錢,若是哪一年糧價低廉,他們豈不是要很多錢才能湊夠糧稅錢?除了糧食外,還有布匹等物,這些是不是也都要換成錢呢?」
要是這樣,那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太多了,過於繁複,對於百姓來說,怕不是好事。
趙鳴鳴道:「糧價,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之中,國庫每年用於平抑物價和糧庫的銀錢可不是白花的,有朝一日,朝廷若控制不住糧價,那離亡國也不遠了。」「賦稅由實物轉為銀錢,一是方便收繳和記賬,二就是方便運送,」趙鳴鳴道:「朝廷每年都減免賦稅和勞役,母親為了利民,每年都免除不少雜役,可就是這樣,民間百姓依舊因為正役、裡甲役等役務苦惱,尤其一些人家,成丁只有一人,他一旦被抽調為役,家中就會耽誤農時,長此以往,家境越發貧困,甚至破
產散家的也有。」
是,永業田不能買賣,但如果唯一的成丁一直被抽調勞役,不能勞作,剩下的弱母孤兒難以勞作出賦稅和生存下去的糧食,他們就只能丟掉土地逃離。
這就造成了新流民。
趙鳴鳴不是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太女,她從小跟著母親,從她那裡知道了許多事情,每年還與母親微服私訪,民間各種問題都有。
朝廷有好的政策,制定政策的人初心也是好的,但真到實行時卻不一定了。
一個人與一個人不同,對政策的解讀,公心和私心的碰撞,私心又與私心不同。
所以一條政策落實到地方時,便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
如役。
役分很多種,除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