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頁,星河白鷺起,紅搖,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小杞連忙問:「有青哥人在何處?」
宋明汐這才知道要找人的是方小杞,笑道:「原來是小杞要找的人。早說嘛!小杞,以後有什麼事,你直接找本王,大可不必繞沈雲洲這道不痛快的彎子!」
沈星河心情不佳,陰惻惻道:「少廢話。」
宋明汐囂張稍斂:「方有青年前謀到一份運貨的差使,隨商隊去道州了。」
方小杞問:「是哪家商行?」
「大安城最大的商行,叫做萬寶商行,旗下生意五花八門,茶葉、布絹、米油,什麼都販運。我著人打聽過了,方有青這次跟的商隊,是去道州收新春第一批毛尖茶的。」
方小杞猶疑道:「收春茶,年前就得上路嗎?」
「說是道州路遠道險,車隊走得慢,來回就得兩個月。毛尖新茶又緊俏得很,要提早去才能佔住茶田。」
方小杞心中懸了數日的擔憂終於放下:「那必是他走得急,沒來得及給我送個信。」
「必是如此!」
「多謝王爺。」
「跟本王客氣什麼!」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融洽心情愉悅,唯有沈星河是不快樂的。
正月初四,日光晴好,殘雪未消。
本朝年假有七天,從臘月二十八放到正月初四。但從大年初一聖寧寺出事起,德宗帝和眾朝臣的年假就半途而廢,皇宮門口怨聲載道。
若換成以往,最愛清閒最煩加班的大理寺卿易遷的抱怨聲該是最大的,但這一次,他非但沒抱怨,上朝前穿官袍時,穿得氣勢洶洶,倒像披戰袍。
易遷為官多年,無功無過,從不出頭與人衝突,這次也不知是怎麼了,非要爭一口氣,與刑部熗上了。追根究底,大概是因為年前他收到一塊牌匾,上書四個大字:「公正廉明」!
那是陳節案翻案洗冤之後,先前被連帶的陳家人敲鑼打鼓送來的。
易遷把牌匾掛在大理寺公堂,令人每天踩著凳子擦一遍,自覺背也直了腰也挺了,凸出的腰椎間盤都自動復位了!
昨日刑部企圖提方小杞等人,幸被長公主擋了回去。但刑部搶案子的意圖已非常明顯。據可靠訊息,沈書允已經在聖上面前替沈星河請罪,說沈星河辦案不力,子債父償什麼的。
易遷就呸了!公事就得公辦,提什麼父子?大理寺的債,要他刑部償?全是託辭,刑部就是想搶案子罷了!不但搶大理寺的案子,還押他的少卿,連幾名手下人都不放過,刑部欺人太甚!當他這個大理寺卿死了嗎?!
易遷鼓了一肚子火,去上朝時官袍裹著冷風,氣勢凜凜殺氣騰騰,上次這麼有精神,還是考上功名的那一天!
大理寺的公事房裡,爐火嗶剝作響,季楊,聽山,鶴三娘,三個人圍著爐子,等著埋在爐灰裡的紅薯烤熟。
鶴三孃的破蓋頭一晃:「季班頭,怎麼不見方小杞?」
季楊拿著柴棍翻動紅薯,道:「她來過一趟,領了腰牌出去了,說是去一趟什麼木工坊。」
聽山問:「大過年的,木工坊也都歇業了,她去幹什麼?」
聽山是被季楊私自放出來的,為此季楊給獄卒搭上一壺好酒。
季楊大咧咧地,漫不經心:「不知道,應該快回來了吧?」
一邊說,一邊扒拉出一隻烤好的紅薯。聽山忙不迭去撿,卻因手上戴著銬子扯得行動不便,紅薯竟被鶴三娘塗著漆黑指甲的手搶了去。
鶴三娘搶到烤紅薯卻不吃,用個紅帕子包裹起來,擱到一邊空著的小桌上:「這個留給方小杞。」
聽山哭喪著臉,小聲嘀咕:「小杞姐回來再吃現烤的嘛。」
鶴三娘幽幽說:「先供著。」
聽山覺得也不大想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