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臉都不要了,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芳原本以為虞松是書生之見,後來才知道,還真有不少人支援他的觀點,建議就此罷兵。
激進一點的甚至建議放棄濡須塢。
禮不伐喪當然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戰船數量有限,無法在長江上與吳軍水師一較高下並奪取控制權。
既然如此,不如緩一緩,還能表現出大國守禮的風範。
至於濡須塢,除了堅固難攻,且水陸相通,吳軍可進可退,而已方手段有限之外,還有一個不能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諸葛恪就駐在羨溪,隨時可能再來,威脅東興堤或者合肥城。
他撤退的時候燒了無法通行的大船,卻沒有燒燬所有的戰船,還是能進入巢湖的。供應濡須塢的大量糧草、輜重都要從巢湖經過,巢湖就是後勤補給通道中的重要一環,必須留下足夠的水師防守。
曹芳滯留於此,就是親自坐鎮後方,好讓毋丘儉放心攻戰。
激烈的討論過後,以禮不伐喪的名義罷兵,反倒成了最優勢的選擇。
至少看起來如此。
曹芳很惱火,卻又無計可施。
當一個觀念成為共識,就算這個觀點很荒謬,也不能簡單的否定。
違眾而行的結果往往都不好。
每個環節打點折扣,就算是完美的計劃也會一地雞毛,更何況這世上原本就沒有完美的計劃。
曹芳能做的,就是別把話說死,先執行當前的計劃。
至少要讓毋丘儉努力一下,而不是又白跑一趟,不戰而走。
開完會,曹芳又獨自坐了一陣,平復了心情,才起身去看望太后、皇后。
張華照例隨行。
東興堤建在山上,風景不錯,走了一段路,曹芳的心情又好了一些,來了交談的興趣。
“茂先,你剛才沒怎麼說話。”
張華拱手道:“陛下與大臣議事,臣一介尚書郎,豈敢隨便開口,旁聽受益就是了。”
“現在沒有別人,你說說你的看法。”
“臣大體上支援諸君的看法,覺得還是罷兵為好。”
曹芳放慢了腳步,轉身看了張華一眼,笑笑。“說說你的理由。”
聽話聽音,他聽出了張華的未盡之意。
“唯。”張華早有準備,拱手施禮,調整了一下語氣,隨即說道:“陛下擔心的,是江東世家擁立孫和,割據江東,為平吳製造障礙,或者與朝廷討價還價吧?”
曹芳不置可否。
除了擔心江東世家抗拒王師,他更擔心中原世家養寇自重,但是沒必要說得太直白,以免給人鋒芒畢露、殺心太重的印象。
“陛下的擔心不能說不存在,只是影響不了大局。以君論,陛下遠勝孫和。以臣論,中原遠勝江東。以人口、土地認,江東更不是朝廷的對手。以小敵大,就算江東君臣一心,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不可能改變結果。他們能做的,也只是磨礪諸將,為將來平蜀做準備而已。”
曹芳心頭一動,不自覺地點了點頭,贊同張華的建議。
雙方的實力懸殊,大魏只要自己不作,翻船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反倒是急於求成有可能增大風險,導致受挫。
比如在水師沒有優勢的情況下,強行渡江。
見曹芳態度有所鬆動,張華趁熱打鐵,又道:“更何況,他們還做不到君臣一心。”
曹芳收回思緒,示意張華接著說。
“眼下雖然還不知道孫權遺詔的具體內容,但諸葛恪兵敗之後未受懲處,想來孫權一定做了安排,盡力維持江東士族與淮泗士族的平衡。諸葛恪身為大將軍,很可能還是輔政大臣之一。”
張華笑了,難得地露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