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8章 新風向,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送走了程曉,曹芳就叫來了張華、衛瓘,讓他們整理一下幷州的名士。
要重建幷州,離不開大量的人才。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利用好幷州本地的人才。
這一點,可能比重建幷州軍更難。
幷州民風慓悍,即使人口基數不大,挑選一兩萬精壯成軍卻不難。
曹芳從禁軍中挑出幾十個熟悉練兵方法的中下級將領補充到幷州軍中,協助鄧艾練兵,最多一年左右,幷州軍就能重建完畢,戰鬥力甚至會比之前更強。
但治理地方的人才卻奇缺。
幷州的文化教育本來就不如中原,還集中在世家、大族中。如今朝廷清理了一批人之後,如果還在世家、大族中挑選人才,等於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至少是效果大減。
在討論中,曹芳提出了一個“想法”。
他要將禁軍中的一些經驗進行推廣,請一些學問好的人來,在幷州設立學校,教育普通百姓的子弟,讓他們識文斷字,能夠處理一般的文書,將來再看個人志向,或從學,或從政,或從軍,或者去研究百工之技。
禁軍的經驗表明,不管做什麼,讀過書和沒讀過書還是有區別的。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
可以安頓那些有學問,卻沒實踐能力的人,讓他們為朝廷效力。
何晏就是這樣的例子。
何晏當初協助曹爽時,搞得政務一團糟。現在在禁軍中做教習,教將士讀書,非常勝任。
聽了曹芳的想法後,衛瓘當即表示反對。
教化百姓當年是好事,但不能不問實際情況。
大魏建國三十年,重教興學,雖說還沒有恢復當年漢朝太學三萬人的盛況,學有所成計程車子並不少。這些人之前入仕無門,如今正對朝廷心懷希冀,如果朝廷卻不錄用他們,豈不讓他們失望?
再者,興學是好事,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才能見效,幷州等得起嗎?
權衡利害,不如先公示天下,徵召有志於效力邊疆計程車子。既能安撫民心士氣,又能解幷州燃眉之急。
衛瓘的語氣很激烈,讓包括曹芳在內的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他們印象中的衛瓘可不是這樣的。
稍作沉吟後,曹芳問衛瓘,會有人願意來幷州嗎?
要知道,這些人來了之後,可不僅是在晉陽城裡,大部分人要去已經荒廢的邊疆。那裡不僅生活艱苦,而且危險,隨時有可能被流竄進來的鮮卑人、匈奴人殺掉。
衛瓘說道,天下士子成千上萬,總有不懼艱險的。只要朝廷能以爵祿相酬,何愁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就算數量有所不足,也能解決一部分問題。
況且,這是朝廷給士子機會,士子不敢接受,與朝廷不給機會完全不同。
曹芳覺得衛瓘說得有理,轉而又問其他人的意見。
鍾會表示贊同。
張華也同意,卻又增加了一條。
幷州重建的任務很急迫,所以最好是來了就能用,儘可能縮短學習、熟悉的過程。因此,在朝廷的詔書裡,最好明確要求,而不是籠絡的招賢納士。
最好能經過考試,合格的委以官職,不合格的就別來了。
這個任務可以由洛陽的三公負責,減輕幷州本地的負擔,也避免應徵計程車子們白跑一趟。
衛瓘隨即又提出補充意見。
士子們先去洛陽當然好,但冀州、幷州、幽州以及涼州的,甚至包括河東的,就別去洛陽了,可以直接來行在。一來是他們離晉陽更近,二來這些地方靠近邊郡,尚武之風濃厚,適合從軍的人更多。
這些人儘早入職,對重建幷州軍有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