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攻心,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芳不置可否。

他覺得鍾會太樂觀了。

孫吳君臣雖然處境不妙,卻還沒到俯首稱臣的地步。

人都是一樣,不見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在魏國大軍沒有能力直接攻克建業之前,他們是不會死心的,更不會束手就擒。總想著再搏一搏,或許還有機會。

這是一場實力與耐心的較量。

對他來說,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做持久戰的準備。

具體而言,就是處理好汝南、潁川大族侵佔軍屯的事,恢復淮南、廬江的生產。

有糧有人,才能打持久戰。

聊了幾句閒話,曹芳將話題引向了正事。

鍾會倒也不迴避。

他認為,侵佔軍屯的事不必著急,還是慢慢來比較好。

原因有二:

軍屯存糧缺額高達四成的原因很多,大族侵佔只是其一,各地的將領貪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應該區別對待。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律嚴懲,會逼著他們抱團,甚至勾結在一起。

區別對待,才能各個擊破。

此外,目前已有的糧食已經足夠吃兩三年。有這兩三年時間,淮南、廬江得到恢復,可以生產更多的糧食,保證大軍的攻應。就算汝南、潁川有事,也影響不了大局。

到了那時候,朝廷給了足夠的緩衝時間,如果還有人不識相,就算施以霹靂手段,其他人也能理解,不會怪朝廷太嚴苛。

總而言之,這事不能急,也沒必要急,急則生變。

曹芳雖然不完全贊同鍾會的意見,卻認可他的態度。

只要鍾會支援他整治汝南、潁川大族,而不是站在對立面,其他的都好說。

再者,鍾會的建議也有一定道理。

這事急不來,不能太想當然。

汝南、潁川的南面是大別山,西面是桐柏山,周邊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真要逼急了,有人入山林為寇,與江東呼應,也是個麻煩。

他們商量了一番後,決定從已經被控制的軍屯將們著手。

柿子挑軟的捏,先處理容易處理的人,追回一點損失是一點。

——

兩天後,曹芳收到了王昶的上書。

王昶自陳身體多病,不能再擔任徵東將軍,請求致仕。

曹芳與鍾會等人商量。

大家心裡都清楚,曹芳就是不想給王昶立功的機會,以報他當初對朝廷的不忠。這沒什麼好說的,是王昶應得的報應,不殺他就是最大的仁慈。

因此,他們紛紛表示,軍旅辛苦,既然王昶病了,再將他留在荊州不合禮待大臣之道,還是讓他回洛陽養病吧。

曹芳順水推舟,接受了王昶的辭呈,命王基以荊州刺史的身份代行徵南將軍,全面接管荊州軍事。

徵南將軍府的相關人事一概如舊,暫時不做調整。

這件事心照不宣,就這麼定了。

可是在是否要出兵進攻江陵,牽制孫吳荊州兵力的問題上,眾人卻發生了分歧。

王廣、傅嘏認為應該出兵,以減輕徵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諸葛誕的壓力。

原本計劃是由豫州刺史程曉率部進攻武昌,逼吳軍自守,現在程曉已經率部協助毋丘儉作戰,威脅武昌無從談起,如果荊州不出兵,武昌的吳軍必然東進,濡須塢、皖城都有得而復失的可能。

鍾會等人則認為不應該出兵。

就算荊州不出兵,吳軍也不敢掉以輕心,輕易東進。相反,如果出兵了,卻無法順利攻克江陵,反而會讓吳軍放心東下。

這次東征,之所以順利,除了天子指揮得當,諸將奮勇之外,淮南、淮北多年屯年積累的糧食功不可沒。如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