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心累,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鄧艾、裴秀決定奔襲參合陂的時候,曹芳剛剛收到鄧艾請裴秀為軍師的上書。

鄧艾的請求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你挖人挖到天子腳底下就也罷了,還敢強人所難?

如果不是強人所難,裴秀豈能答應。

裴秀是黃門侍郎,雖然秩俸只有六百石,卻是天子近臣,比你的軍師有前途多了。

面對群議洶洶,曹芳很淡定。

他決定接受鄧艾的建議時,就知道鄧艾會給他帶來各種各樣的難題。這人在軍事上是奇才,在政治上卻是白痴。他的眼裡只有勝利,根本不考慮其他。

因此,他認為鄧艾請裴秀為軍師也是出於實用。

裴秀熟悉附近地形,是一個合格的參謀。他既然能主動從美稷趕到鄧艾的軍中,自然也是出於建功立業的目的。

裴秀對功業的熱衷,超出許多同齡人。

衛瓘就沒這興趣。

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糾結程式上的細節,追究鄧艾的責任。

在曹芳的示意下,荀勖出面表示支援,壓下了異議。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鄧艾孤軍深入,隨時可能與鮮卑人接戰,哪能事事請示而後行。

王昶也表示了認同。

為此,他還舉了一個例子:當年司馬懿不經請示,千里奔襲,擊破孟達。

這一戰是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說影響了大魏國運。如果不是司馬懿及時出手,擊破孟達,而是近部就班的請示朝廷,然後再出兵,孟達就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城池加固,再想攻破就難了。

一旦司馬懿頓兵於城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朝廷還能不能抽調張合增援關中,破馬謖於街亭,隴右很可能就保不住了。

隴右的得失對大魏有多重要,這是任何人都能看得出來的,毋須贅言。

王昶發言完畢,大帳裡一片死寂。

雖說司馬懿最後並不是以謀反的罪名處死,而是因黨爭、政變而下獄,因自責而自裁。但實際上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平時儘可能不提他,以免觸天子逆鱗。

王昶此刻當著這麼多人的面重提司馬懿的功勞,這是想為故主鳴不平?

曹芳也有些詫異,但他只是瞥了王昶一眼,然後就淡淡的表示了認可。

不管王昶是有什麼想法,還是有意自汙,表示有歸隱之意,無進取之心,他都不在乎。

反正就是個吉祥物,剩餘價值也榨得差不多了。只要王昶不作死,他可以配合王昶表演,順便展示一下寬廣的胸懷。

事實上,王昶的分析也沒錯,司馬懿奔襲孟達意義非凡。

他幾乎是諸葛亮悲劇的根源之一。

後世公認,諸葛亮北伐唯一的機會,也是最好的機會,就是第一次北伐。

彼時魏國關中空虛,兵力有限,主將還是有名的紈絝子弟夏侯楙。後來主持迎戰的曹真在洛陽養病,大破馬謖,導致諸葛亮全線崩潰的張合則在荊州。

張合率領的部隊還是從洛陽抽出來的禁軍,關中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可用。

張合擊破馬謖的時候,諸葛亮已經知道馬謖違背了他的部署,率部趕來增援,距離街亭只有數里。但凡張合晚到一天,或者馬謖多支援一天,情況就可能完全不同。

而張合之所以能迅速趕到,和司馬懿迅速擊破孟達分不開。

如果當時張合還在新城,根本無法脫身,隴右就是諸葛亮的了。

諸葛亮誘反孟達,本來就是為了牽制魏國的荊襄軍團。只是他怎麼也沒想到司馬懿會如此果決,根本沒給孟達發揮的機會。

戰場就是如此,機會稍縱即逝,尤其是對弱者來說。

曹芳的淡定緩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