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2章 王昶論兵,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昶從赤壁之戰開始,系統的梳理了一遍荊襄戰區的情況。
重點則是建安二十四年的那場大戰。
建安二十四年秋,關羽犯邊,因漢水之利,水淹七軍,險些圍殺當時的徵南將軍曹仁,一度逼得武皇帝打算遷都,可謂是險象環生。
那一戰之所以那麼艱難,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多年戰事之後,曾經的南陽郡已經荒殘,支撐不起大軍的後勤,長途運輸不僅消耗巨大,而且造成了百姓不堪勞役之苦,強烈反抗,輕則逃亡,重則造反。
在曹仁與關羽交戰的時候,就發生了宛城守將侯音叛變的大事。
另一個原因則是很多人注意不到的,魏軍缺少戰船,無法與水陸並進的關羽對抗。
魏軍當然有水師,也有戰船,但荊襄戰區沒有。
因為長江中下游受孫權控制,從洛陽到襄陽又沒有大河可以通航,魏國的戰船無法運送到南陽前線。就算是本地造船,受限於地形,也只能造一些中小型船隻,造不了大型戰船。
荊州之前的水師都在江陵,當時則控制在關羽手中。
兵種不全,讓曹仁以及之前的樂進面對關羽時打得非常艱難。
荊襄戰區的這兩個問題,對冀州戰區同樣成立。
幽並涼三州的邊患持續時間遠比荊州長,情況也更嚴重。就算匈奴人入內遷,這裡也沒多少戶口了。如今要重建邊境,最大的問題反而不是驅逐胡虜,而是戶口從哪兒來。
有了戶口,驅逐胡虜反而是水到渠成的問題。
其次就是兵種問題。
沿邊諸郡的丟失,導致優質牧場落入胡虜之手,戰馬供應大成問題。中原連年交戰,戰馬損耗很大,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補充,這些年騎兵的實力其實是不斷下降的。
好在吳蜀更缺戰馬,大魏才保持了一定的優勢。
孫權一心想和公孫淵勾結,諸葛亮、姜維一直覬覦涼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戰馬。
缺少戰馬,魏軍就無法組建足夠的騎兵,如何與鮮卑人、烏桓人爭鋒?
像上半年的誘敵深入、圍而殲之需要敵人的配合,可一不可再。
鮮卑人不傻,吃了一次虧後,再輕敵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不出意外的話,他們今年最多在邊境試探一下魏軍的虛實,不會有實質性的接觸。
當年衛青、霍去病能戰勝匈奴人,追亡逐北,是有雄厚的戰馬資源做後盾的。他們每次出戰,馬匹都是數以萬計,甚至高達十幾萬。
如今的大魏有這麼多戰馬嗎?
“臣以為,當務之急不是出塞作戰,而是穩住塞內的羌胡。一來使其不與鮮卑人勾結,二來重建牧苑,積累戰馬。陛下化夷為夏,誠為英明。臣以為可由易而難,由近而遠。何為易近者?幽州之烏桓、幷州之匈奴,涼州之羌。若能使其臣服,為我所用,則鮮卑何足道哉?陛下,這百年大計也,不可急於一時,當立長計。”
曹芳輕輕點頭。
聽王昶這麼一分析,他也算是解開了不少疑團。
後世對關羽的襄樊之戰討論很多,卻沒有王昶分析的這麼具體。
尤其是魏軍缺乏水師的問題。
就眼前的情況而言,要想恢復邊境的難度的確很大,遠不是他下兩道詔書,說幾句慷慨激昂的話就能解決的,更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
飯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件件的做。
化胡為夏這種大事,更急不來。
“就算如太尉所說,今秋鮮卑人大舉入侵的可能性不大,我等也不能掉以輕心,該做的事,還得做起來。”曹芳轉頭看向羊耽。“軍情收集、整理的事,你要抓緊。”
羊耽苦著臉,躬身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