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老臣進計,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近半個月的激烈討論,曹芳最後接受了郭淮建議的第二個方案,準備大幹一場。

這是徵求了多方面意見的結果,並非一時衝動。

為此,曹芳甚至請教了已經賦閒的太師蔣濟。

蔣濟雖然被司馬懿牽連,失去了權力,卻不太在意。一來自己年事已高,早就該退了。二來雖名聲有損,利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座上雖無客,杯中酒不空,他樂得清閒自在,也就罷了。

天子來問政,態度真誠,他就沒藏著掖著,仔細為曹芳分析了孫權這個人。

他和孫權年齡差不多,仕途也和孫權稱霸江東的過程高度重合。可以說,孫權走出的每一步,他都看在眼裡,也研究了很多年。

雖未謀面,勝似謀面。

常言說得好,最瞭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對手。

對孫權來說,蔣濟就是這種對手。

蔣濟對曹芳說,孫權這個人長袖善舞,能屈能伸,有勾踐之忍,也有勾踐之狠。為了生存,他能向任何人低頭,也能向任何人亮出獠牙,不惜捨命一搏。

但他有個致命的缺陷。

他在戰場上沒有任何威信可言,幾乎逢戰必敗,還不如劉備。

劉備至少還有漢中之戰那樣的戰績,孫權則什麼也沒有,只有逍遙津那樣的汙點。

這造成了兩個後果。

一是證明自己的執念,一是依賴別人的無奈。

為了證明自己也能開疆拓土,不亞於父兄,他從繼位起就不斷嘗試統兵,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卻一直沒有實質性的戰果。人生即將結束之際,不排除他想奪取合肥,為自己的人生做個總結,以便九泉之下,有點向父兄報告的戰功。

除此之外,他也有扶諸葛恪上位的想法。

孫氏立足江東原本依賴的淮泗人,張昭、張紘、步騭,周瑜、魯肅、呂蒙,頂級的文臣武將幾乎都是淮泗人。後來為了稱帝,孫權不得不對江東世家讓步,以陸遜為將,顧雍為相。

孫權稱帝了,卻也被江東世家裹脅。

任何事,得不到江東世家的支援,他就辦不成。

雙方拉扯了十多年,孫權最終還是忍不住,借二宮爭立事件,嚴懲了江東世家。

顧雍的孫子顧譚被流放,陸遜被羞辱致死。

這時候,他能依靠的只有淮泗人。可是淮泗人才凋零,能用的屈指可數,諸葛恪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在去世之前,依仗他多年的積威,幫諸葛恪打一場大勝仗,積累軍功,是很自然的事。

如果能拿下合肥,那就更好了。

因此,孫權也好,諸葛恪也罷,都不會滿足於在東興築堤挑釁。他們期望的是以逸待勞,等我軍主動前去進攻,久戰不下之際,再趁隙反撲,直取合肥。

除此之外,不排除他們在與西蜀聯絡,希望一起出兵,讓我軍不能兼顧。

這就涉及到選擇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的另一個考慮。

在孫權死後,還能維持吳蜀聯盟的人,幾乎只有諸葛恪。

魏強而吳蜀弱。吳蜀要想生存,只有結盟。但縱觀吳蜀結盟的過往歷史,他們的聯盟非常脆弱,只要有一方有異心,或者可能有異心,聯盟就會出問題。

聯盟最堅固的時候,就是孫權與諸葛亮當政的時候。

在此之前,關羽、劉備對聯盟不夠重視,接連發生衝突,最後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死於公安,這個不穩定因素才得以消除。

劉備死後,諸葛亮當政,吳蜀聯盟進入了最穩定的時候。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延襲其政,但出兵的力度不夠,已經讓聯盟的價值大減,吳國因此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孫權死後,江東世家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