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章 用力過猛,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鍾會這個建議很有見地,甚至有些超前。
自古以來,兵法的傳承一是靠家學,一是靠自學。前者通常是將門,父子相傳。後者通常是草根,依靠在戰場上廝殺,從實踐中積累經驗。
兩者各有優劣。
家學更系統,但缺少了基層的實踐,大多不恤士卒,更嚴重的會掉以輕心,出現紙上談兵的問題。畢竟知識、經驗可以傳承,但感受卻無法傳承。前輩用鮮血換來的經驗,在後輩耳中可能只是一句輕飄飄的廢話,直到自己面對時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價值。
自學更接近於現實,但上限卻有限,而且成功率極低。
戰場很殘酷,能一路從普通一卒殺到最高統帥,不僅需要個人天賦爆表,更需要有特定的時代和機遇。
兩種方式都出現過名將,但數量有限,也沒有延續性。
想真正解決軍隊人才培養的問題還要靠軍校。建立起制度,對中下層軍官進行系統的培養,夯實基礎,才是強軍的有效手段。
這也是軍事進步的重要體現。
鍾會提出安排儒生對中下層軍官進行培養,就是軍校的雛形。
軍隊的戰鬥力強弱,除了軍械之外,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中下層軍官的素質。
曹芳隨即對鍾會的意見表示了認可,並讓鍾會做進一步闡述。
得到曹芳的認可,鍾會有些興奮,侃侃而談。
“自從諸葛亮歿於五丈原,西境再無大戰。我大魏東拒西守,以逸待勞,中軍出戰的機會越來越少。這的確減輕了朝廷的負擔,卻也催生了新的隱患,中軍的戰力逐漸下降,不足以鎮京師。”
曹羲對此深表贊同。“鍾君所言有理。仔細說起來,中軍最近一次實戰,還是太傅平定遼東。”
鍾會嘴角抽了抽,卻沒有說破。
曹羲所言既不屬實,又不合適。
不屬實,是因為正始五年,曹爽伐蜀用的就是中軍。只是大敗而歸,曹羲不好意思提。
不合適,是在這個時候還為司馬懿表功看似君子之行,多少有些迂腐。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司馬懿必死無疑。天子現在留著他,只是為了羞辱他,折磨他,絕不是要放過他。正如當初同意盧毓接任廷尉卿,為的就是今日將盧毓下獄。
賈充很快就要到任,清算即將開始。
這時候還提司馬懿平定遼東的戰功,你想幹什麼?
曹芳也有些疑惑,後來轉念一想,又明白了其中的考量,沒有再說什麼。
“士季,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只是讀書識字,還要教習戰法。”曹芳提出了補充意見。“古有四方精銳集於京師之舉,如今大戰未休,不可施行,卻可以從諸軍中挑選勇士功臣到京師受賞,傳授經驗,書於青史。”
曹羲、鍾會心領神會,異口同聲的贊好。
守邊的將領都有私心,誰也不願意將真正的精銳送到京師來充實中軍,那就以立功受賞的理由,將他們調到京師,教授中軍,哪怕是一兩年時間,也是有用的。
曹芳隨即又提出選擇合適的地形作為日常演習的戰區,對各營進行實踐操踐,而不是流於形式,或者僅僅是佇列操練。
一句話,要無限的接近實戰。
三人商量了半晌,提出了加強中軍戰鬥能力的不少辦法。
最後,曹芳說,他原本打算將大將軍營交給陳泰指揮,但陳泰傷重,無法履職。既然如此,索性將大將軍營解散,將士補充到北軍五校,恢復北軍五校的編制。
曹羲求之不得。
鍾會卻有些惋惜,陳泰錯過了一個大好機會。
“陛下,臣推薦一個人擔任教習。”
“誰?”
“太尉之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