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不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各有各的算計,霸魏,老周不莊,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鍾會解釋了一下自己的理論。

他認為,以德也好,以力也罷,都是不全面的,唯有將德與力結合在一起才能戰無不勝。

這就需要謀。

最高明的謀略,就是將德與力都發揮到極致。德勝則不戰而屈人之兵,力勝則摧枯拉朽,無堅不摧。德與力互為補充則百戰百勝,使己愈強,敵愈弱。

最讓曹芳滿意的一點是,鍾會跳出了務虛的理論探討,採用了更務實的考量辦法。

能否戰勝對手,是衡量謀勝的唯一標準。

如果認同這一點,就不必去爭論不可能有結果的力勝、德勝,而是想盡一切辦法,取得勝利。

這符合他的思路。

他從來不打算禁止純理論的探討,只是不希望所有人都去務虛。

畢竟還有實際問題需要解決,僅有理論是遠遠不夠的。

兩人正說著,王凌、王明山父子趕來了。

行禮之後,曹芳賜座,王凌在席上就坐,王明山陪坐在身後。

王凌屬於晚婚晚育的模範,年近四十才娶妻生子。大兒子王廣才不惑,小兒子王明山剛剛弱冠。年近六十還能生子,王凌身體真不錯,稱得上老當益壯。

當然,比起鍾繇七十五歲生鍾會,這也沒什麼。

王凌的四個兒子都很出色,最出色的當屬王明山。王明山不僅武藝好,有一手百發百中的箭術,還精通書法。這些年,他一直在王凌身邊,協助王凌處理文書的同時,也在學習行軍佈陣,是王凌重點培養的繼承人。

曹芳與王明山見過面後,也對王明山非常滿意,接受了王凌的建議,先讓王明山在太尉府見習一段時間,然後再安排其他任務。

這次讓王凌帶著王明山來,就是想調王明山來參謀軍事,負責軍事情報的收集。

雖說具體的軍事情報只能依賴前線將領,但朝廷必須知情,不能被前線將領牽著鼻子走。至於戰略級的情報分析,更應該由朝廷來掌握,而不是前線將領自行其事。

這就需要一個既有軍事經驗,又有足夠才智的參謀。

王明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曹芳問了幾句太尉府的日常事務後,隨即提到了鍾會剛剛提的建議,並且熱情的向王凌推薦。

鍾會心中得意,嘴上還是謙虛了幾句。

王凌倒是不反對這個方案。

換作以前,他就是前線將領,自然不會贊同這個建議。可他現在是太尉,而且年近八十,不可能再出鎮地方,也就沒有為前線將領考慮的必要了。

能在任上推行一些有利於朝廷的政策,青史留名,當然是好事。

更何況天子器重么兒王明山,顯然有意讓王明山來負責此事,他哪有推辭的道理。

只是出於老臣的謹慎,王凌還是提醒曹芳,在朝廷設定參軍,必然會與前線將領職權衝突,有奪權的嫌疑,事先應該與諸將進行溝通,並劃分好各自的許可權,儘可能的減少衝突。

除了與前線將領可能有衝突之外,還可能與尚書檯的五兵尚書有職能重疊,可能要對五兵尚書的職權做進一步細分。

涉及到機構調整,尤其是新設立一個機構,這些事都是難免的。

聽王凌說到五兵尚書,曹芳心裡有了底。

王凌對王基的不配合很不爽,這是想借機削王基的權。

但他並不打算讓王凌如願,他對王基很滿意,不僅不打算削王基的權,還想增王基的權。

他打算讓王基來領導這個新機構,王明山則作為儲備幹部培養,以及具體事務的執行者。

這麼做,既能表示對王凌父子的器重,也讓他們看到希望,不至於躺在功勞簿上睡覺,更不能以家世背景作為倚仗,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魏

老周不莊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畢奇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薛定諤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