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6章 庚字卷不消停,數風流人物,瑞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初馮紫英就建議過儘快抽調固原或者榆林兵南下,但是朝廷遲遲未做決定,總是覺得或許局面沒有那麼糟糕,一直到耿如杞到了重慶府開始認真調查播州方面的情況反饋回來之後,朝廷才開始重視起來。

但要抽調固原或者榆林兵也不是那麼簡單一件事情,需要先把榆林和固原那邊的局面安排好,而蒙古人的入侵使得大同軍被抽調入順天府,為防範土默特人趁機作亂,榆林鎮和山西鎮的兵都不敢動,就只能抽調固原鎮的兵了。

「首輔大人,西南戰局現在還不好說,但楚材、稚繩都專門提到了後勤保障問題,王子騰一樣是擔心此事,楊鶴也提過,西南戰局和西北平叛可能一樣都是會面臨糧秣物資運送損耗過大的難題,哪怕是成都、嘉定或者湖廣糧食物資要運到前線,都會花費勞役很大,這還沒有算從固原過來的消耗,……」

李三才忍不住搖頭,「可是這順天府今冬明春的賑濟,還要要贖回京營士卒花費二十萬兩銀子,我還有些擔心南通州那邊倭寇突然消失會不會還有更大的陰謀,江南那邊的衛所力量比起九邊差得太遠,萬一漕運……」

李三才是漕運總督出身,深知漕運對京師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經歷了這一場戰事之後,對糧食、布匹這些民生物資需求量更大。

湖廣和江南的物資都需要從運河過來,如果說倭寇把目標對準了漕運,哪怕只是隨便製造一兩場混亂,都能讓北地運河沿線的糧價暴漲,對於有些商人來說恐怕是攫取財富的好時機,但是對於被百姓來說,就是一場浩劫了。

財政問題始終是困擾大周朝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元熙三十七年之後,朝廷財政狀況日益惡化,但即便如此頂著巨大的財政壓力,元熙帝依然開啟了他第六次江南之遊,耗費巨大,也引起了朝廷內部很大的爭論。

一些御史甚至直接上書皇帝,要求停止南遊,把花費用到九邊防禦上,但是元熙帝仍然固執己見,堅持第六次下江南,這也極大地惡化了士林文臣,尤其是北地士人與元熙帝之間的關係,使得元熙帝在元熙三十七年後幾乎得不到朝廷文臣的支援,不得不採取稱病不朝的對策。

而在元熙四十年後元熙帝不得不考慮提前禪位,以化解日益對立的君臣關係,這才有了忠孝王登基成為永隆帝。

葉向高也頗為頭疼,他很清楚鄭繼芝已經盡力了,應該說還全靠這兩年開海之後朝廷財政狀況有所緩解,才能支撐下來,只不過大周就像一艘破船,這裡剛堵上,那裡又漏了,方方面面都在出岔子,委實捉襟見肘。

「好了,道甫,現在說太多也沒有意義,我們也只能一件一件來解決。」葉向高頓了一下,「這順天府的流民問題首當其衝,恐怕還是要讓各縣儘快勸返,賑濟糧還得要從各倉調運,通州那邊先考慮調一些出來,起碼得讓這些流民今冬明春不至於凍斃餓死,……」

「前日裡倒是聽見乘風說,豐潤、玉田那邊也有不少流民跑到永平府那邊去了,但是永平府那邊倒是挺歡迎,……」

李三才遲疑了一下才道。

「歡迎?」一句話讓葉向高和李廷機都無比驚訝。

這年頭難道還有誰會歡迎流民?誰不知道這流民就意味著賑濟,一個冬春下來,花銷可不小,哪怕是有朝廷的賑濟糧食,但是涉及到對地方社會治安的衝擊,地方官府的管治,都需要耗費巨大精力,這可真沒聽說誰會覺得這是好事。

李三才想了一想才道:「朱志仁和馮紫英在永平府幾個縣大肆開礦燒炭,辦鐵廠,建炭場,產鐵量不小,需要大量勞力,又搞起了一個叫什麼『水泥』的工坊,主要是用來修牆鋪地用,據說類似於築城牆的米汁,能夠凝結彌合磚縫隙,也能把石子、泥沙凝結在一起,非常管用,十分暢銷,供不應求,我聽一個熟悉的山陝商人說,他們現在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修復位面計劃

離li團

快穿之女主攻略大法[GL]

初鶴先生

踏星之途

不愛管事

海賊:我在頂上戰爭天礙震星!

川香毛豆燜雞飯

公主,瘋批攝政王又來堵門了

遇見西木

穿成戰神王爺的體弱王妃

故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