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0章 癸字卷 民以食為天,神跡,數風流人物,瑞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衡也有複雜,糧食用石來計算,但是像玉米曬乾之後可以用石、鬥、升來計算,小麥粟米稻米都是如此,但土豆和番薯顯然就不能用這種方式來計算了,如果科學一些的話,應該考慮用市斤來計算,沿襲明制,一市斤也就是現代一斤二兩左右。
而像米麥這類糧食則一般是一石在一百二十斤明斤,也就是一百四十斤現代市斤左右,可對於土豆來說,恐怕就不能這麼計算。
「大人,這就要看秤下來之後的結果了,說實話,我們心裡都沒數,畢竟也是第一次種,那些個徐大人派來的幫忙指導的人都信誓旦旦說肯定要超過兩千斤,呃,如果用石來計算就是十八石,我們都不敢相信。」
許俊陽看了一眼潘汝楨,又道:「綏德、府谷和神木也都種了,還有膚施也有,比我們略晚一些,估計也就是差個十天左右,這樣平均一下,最後就知道產量大概在多少了。」
「看樣子你們心裡都沒底兒啊,而且對徐大人苦心培育出來的東西還不太信任啊,我倒是信心百倍。」馮紫英仰著頭哈哈一笑,「要不我們打個賭,若是超過了兩千斤,那麼你們二位可要好好請客一頓,若是沒超過兩千斤,那我也一樣請伱們二位。」
潘汝楨和許俊陽也都笑著應了,這是拉近和上司關係的好機會,他們當然樂見其成。
收割方式很粗獷,就是翻挖,同時也要預留種苗,不過有徐光啟派來的人員幫著指點,一干人也都是十分感興趣,想要看看一畝地下來究竟能有多少。
等到天色眼見得慢慢要黑下來了,作為試驗田的這三十畝地的土豆都被收了起來,粗略稱重了一下,超過六萬五千斤,即便是算上洗了之後可能還沾有泥土和一些沒晾乾的水,那麼怎麼也不會低於六萬四千斤,平均下來,畝產在二千一百斤以上。
馮紫英大略記得後世土豆一般畝產都是三四千斤以上,甚至有八千到一萬斤的高產情形,就算是三四千斤折成明斤也就是二千五百斤到三千五百斤以上,後世的一畝是六百六十七平方米一畝,而大週一畝沿襲明制,略小一些,所以這二千一百斤每畝的產量已經算是不錯了,畢竟這是第一遭,當然這也和選擇了良好的土地加上十分費心的侍弄有很大關係。
真要大規模推廣開來,能有一千五百斤就算不錯了,但兩季算下來那也是三千斤以上,和以種植粟麥相比不過五百餘斤且還要擇地的情形相比,那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產量讓潘汝楨和許俊陽都不敢相信,他們甚至還親自去察看了一番,看看是不是有人要刻意討好上官來作假,但這一片只有三十畝種植了土豆,要從外地運來土豆也不可能,而過了秤的土豆也擺在那裡,實打實的,沒有水分,這才讓潘汝楨和許俊陽接受了這個現實。
要知道他們二人其實內心也都盤算過,既然是徐光啟和馮紫英都這麼看重這玩意兒,而且又是從西夷弄進來的,沒準兒這玩意兒可能還真的能豐產,但再豐產也不能離譜啊,八百斤應該就是極限了,那已經會改變一個地方農業生產結構了,尤其是像陝北這種苦於土地貧瘠山地崎嶇灌溉不佳的地方,填飽肚子就是最大的政績,可這玩意兒要真的推廣開來而且不減產的話,那真的能陝北三府人不再挨餓成為現實了。
當然這也是理想化的一種狀態,除非朝廷不收賦稅,不發勞役,但無論如何這玩意兒都足以改變陝北這些窮苦百姓的命運。
在米脂已經選了四處,分別選了易灌溉的好地,條件一般的谷地,條件較差的坡地,條件最差的山地來作為試點,馮紫英又帶著一干人實地分別檢查了這四塊試驗田的情形。
最好的土地畝產達到了二千二百斤左右,谷地也就是馮紫英他們最先看這一塊,畝產二千一百斤,坡地產量銳減為一千六百斤左右,而山地就直接滑落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