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2章 癸字卷 社情民意,陰霾重重,數風流人物,瑞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明白,什麼沒經歷過?」
倪二這番話倒是由衷之言。
京師城裡這幫百姓歷經三朝幾百年,朝廷風雲,宮廷政變,見太多了。
祖輩口口相傳,什麼陰謀陽謀都能在前朝歷史中找到範本,所以能揣摩或者說猜到什麼,一點也不奇怪。
「那倪二你覺得老百姓的態度傾向於哪一邊呢?」馮紫英歪著頭問道。
「不太好說,當今皇上不太受咱們京師城百姓待見,他當年當太子的時候經常去的是江南,流連於南京、揚州和蘇州這些地方,寵信的也是江南士人,反倒是永隆皇帝還受大家支援一些,所以當初朝廷選當今皇上來入繼大統,京師百姓是不太認可的,所以現在你要說成立老百姓對他有多少好感,說不上,而且時間這麼短,能說上個啥,冷眼旁觀吧,更多地還是覺得朝廷諸公應該更靠譜一些吧,……」
這番話倒也合理,萬統帝還是義忠親王時在京師城裡就沒多好名聲,不及永隆帝,他的基本盤在江南,京師百姓對他無感。
「那伱的意思是京師城裡百姓更支援壽王或者福王禮王他們?」馮紫英點了點頭,思索著道。
「哎,這還真不好說,這幾位皇子雖說前幾年裡一直在京師城裡搞什麼詩會,但是那都是士人們的遊戲,尋常百姓哪裡能捱得上?如爺所說,每一個接地氣的,幾時和城裡百姓打過交道?這幾位爺也沒什麼多好的名聲,所以大傢伙兒都是無可無不可的,無所謂了,也許就只比當今皇上好點兒吧。」
應該說倪二所說的事比較中肯的,張氏已經經歷了六任皇帝,從泰和帝開始,廣元帝,天平帝,元熙帝,永隆帝,到現在的萬統帝,很有點兒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
當然張氏一族也沒有太糟糕的名聲,說大家反感厭惡也說不上,只是大家覺得好像皇帝存在感越來越弱,反倒是內閣越來越強勢,大家很有點兒只知首輔而不知皇帝的感覺。
倪二絮絮叨叨地說了京師城裡百姓對萬統帝以及壽王福王禮王幾位皇子的態度。
馮紫英聽得很認真,也專門問了其中一些尋常人注意不到的細節,比如士卒家眷們的態度,西北軍進城後大家的看法,土著居民的期盼,等等。
倪二也撿著自己能回答得出來的一些問題都回答了,吃不準的,也都做了解釋。
結合著曹煜和汪文言所做的一些調查,馮紫英自認為對京師城中百姓的想法態度還是比較瞭解的。
隨著一代一代皇帝更替,百姓,這裡是指京師城百姓,對張氏一族的敬畏尊崇感正在日益下滑,從永隆帝到萬統帝是一個大滑坡。
萬統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應該是大週六任皇帝中最糟糕的,甚至比永隆帝都要差不少。
要知道永隆帝比元熙帝在百姓心目中也要差一大截,哪怕元熙帝在士人心目中形象並不好,但他在普通百姓中印象不差,尤其是前期。
而朝廷,或者說內閣在和皇權的對抗過程中似乎權威和地位都得到了加強,老百姓越發認可內閣的權威,但是卻又因為內閣和皇帝的齟齬而感到矛盾。
畢竟皇權至上這個信念也是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了,要驟然讓他們接受相權可以壓倒皇權,甚至可以取代皇權,一時半刻還很難實現。
打發走了倪二,在臨走之前也專門叮囑倪二這段時間多把人手撒出去一些,主要了解掌握京師城中可能有白蓮教活動的那些區域和行業,一旦有異常就要主動報告。
京師城外的事情,馮紫英暫時奈何不得,但是城中卻不能出事兒。
自己一大家子都在京師城裡,就算是自己到江南當巡撫。也不可能把所有一家老小都帶上,能帶個侍妾去就算是不錯了,只要京師城不出事,他就懶得多過問。
山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