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路途交心,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恪領的是監軍之職,理應在中軍行走。可這傢伙卻不走尋常路,帶著柴哲威及衛隊,就待在負責遊戈的玄甲軍不走了!

侯君集呢,也抱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態度,有楚王照看這尊泥菩薩,總比自己捧不住摔了要好。

若是老實當監軍,一個飽三個倒也就算了,李寬就當軍中多幾張嘴。可這小子卻成了跟屁蟲,李寬走一步,他在後面跟一步。

“老三,雖說這學藝不如偷藝,可出恭你也跟著,過了吧!”

幸虧知道李恪是直男,否則李寬早就拿拳頭揍他了。還當這是小時候,一起在太極宮玩鬧的時候呢!

可李恪卻不以為然:“二哥,這不顯得咱們兄弟親密嘛!咱倆的關係,可比你跟太子近多了。”

聽了這話,李寬反應過味來了,感情他老三不是與侯君集不睦才來他軍中的,是想接著這個機會,拉他下水啊!

李恪嘴裡的近,不是別的,就因為二人都是庶子,在這個注重嫡庶的時代,嫡子與庶子之間,待遇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不過,李寬沒老三那麼大的執念,對他來說,現在得到的已經夠多了。再說,別人給的,哪有自己掙的踏實。

在河邊洗了洗手,李寬念道:“老三,有些時候,我們得知進退。嫡庶只是一方面,各種誘因加在一起,那把椅子都不會屬於你我。”

生在天家,凡有血性,必起爭心。可李寬清楚的緊,聖人與文德皇后的感情非比尋常,又有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支援,皇位只會落在嫡子的身上。

“這河邊就咱們兩兄弟,愚兄跟你把話挑明,不要抱著那個想法,沒好處!”

“長孫無忌跟高士廉,就差搬胡凳坐在東宮門外當門神了,咱們兄弟還不顯眼嗎?”

李恪是在長安長大的,關隴集團的力量有多強,不用他說。老三身上有一半煬帝的血,不管他怎麼做,反楊的關隴世族,開國功臣們都不會站在他這一邊。

再說說自己,是,李寬在軍中是有些人脈,與幾位大將軍是刎頸之交。可這交情是有前提的,李寬安心做個親王,一切如久,若起爭心,手裡的這點兵權能不能保得住都未必。

但李恪卻不以為然,反而嘆起來:“二哥啊二哥,你就是太厚道了,光記得文德皇后的好,少了一層防範之心。”

李寬復爵以來,皇帝僅授了軍職,原本屬於楚王府的封地,依舊由濟南郡王享有。但親王不可無封地,雖然聖人沒說,這事不代表沒有臣工進言。

開拔的前一天,右僕射高士廉向聖人進言:楚王驍勇絕倫,堪稱宗室子弟之表率。但楚王年長,未有封邑,不符朝制家法。

涼州地處河西咽喉,絲綢之路之要害,又與西突厥接壤,乃真正的四戰之地,歷代皆為軍事重鎮。

楚王久在涼州軍服役,熟悉地理民情,若在涼州就藩,以為屏障,定然能為朝廷守穩西北形勢,得望西域。

“二哥啊二哥,你為文德皇后不惜得罪許敬宗和山東世族。可人家呢,卻惦記著將伱趕出長安吶!”

“高士廉所為,能不與長孫無忌商量麼?換句話說,太子不知道嗎?”

有一句話,李恪贊同兄長之言,那就是凡事靠自己,自己爭來的,才是最把靠的。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父皇總有萬歲之後的一天,若是讓老大、老四任何一個人繼位,都不會有他們哥倆的好日子過。

現在,趁著父皇年富力強,日子還長遠,不多爭取一些實力,將來用什麼自保。豈不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故事。

呵呵,甩了甩手上的水,李寬微微一笑,隨即滿是回憶之色的看向遠方:“很多年前,魏徵偏袒李承道,打壓我和太子。”

“事,是辦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