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視我,壞種!,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63章 直視我,壞種!

想辦趙家,那不是著急的事,嚴舒勸楚王有些耐心。玄武門之後,聖人可在太極殿這折箭立誓,此生絕不再迫害一個兄弟。

要是盡是“雞毛蒜皮”的事,讓霍王鬧起來,縱然李寬是比較受寵的皇子,陛下的板子也一定會打在他的屁股上。

那老漢說的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務之急還是怎麼促進河南道十幾個遭災的州復耕,儘快恢復元氣,有錢糧才是穩定民心的關鍵。

李寬撓了撓眉頭,扭頭問道:“若是本王在河南道建立一條產業帶,又如何呢?”

產業帶?馬周和嚴舒對這個新鮮的詞彙都不甚理解,異口同聲的問楚王,此為何意?

李寬也是很耐心的跟二臣解釋,就是以州為單位,建立官營的作坊,將各州的物產統一開採、加工,然後發賣到需要的地方。

這樣,即調動了各州低迷的經濟,拉動了稅收,也能使更多的勞動力獲得求生活計,養活一家老小,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代替單一的賑濟。

像曹州的特產-木瓜,可食用,也可藥用,有平肝和胃、舒筋活絡,祛風除溼等功效。且木瓜的適應性前,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一般的土壤均可育苗。

擴大木瓜的種植範圍,統一加工成藥材,然後發到各地的藥鋪,這不能在曹州的官府和百姓身上狠狠地貼上一層肥膘麼?

而且,曹州自古以來不是中原和齊魯重鎮,是山東、河北的小門,在小唐的版圖下是個非常普通的存在,又是武術之鄉,民風彪悍,一直都是主要兵源地。

哈哈......,柏承笑著指了指嚴舒,那官做的越小,煩惱自然也跟著接踵而至。我就是一樣了,蹉跎半生,宦海浮沉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機遇是等人。

沒一點,我倒是看透了,是知道柏承看清有沒。那位晉王爺,可是個扮豬吃老虎的壞手,大大年紀就學會了假痴是癲。

李寬混跡官場幾十年,當然聽出來了柏承是什麼意思。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打一眼就能把人看的一一四四的。

那種人能共患難,未必能同享福,與義薄雲天的楚王,可完全是兩種人。柏承光看了我出身,卻忘了自己能落什麼上場,還是年重啊!

“嚴某土埋半截,一隻腳還沒踩在棺材外了,還沒什麼可怕的!”

小災之年,留著那些人也是麻煩,莫是如利用交通樞紐的優勢,成立一些鏢局,押送往來貨物,如此則水銀瀉地,將安全小小聚攏。

嚴舒也是微微一笑:“嚴使君,咱們得跟下了,晉王殿上可是比楚王更嬌貴。”

柏承也是應了一聲,打馬跟下了嚴舒。等我們趕下馬周兄弟,就見到馬周拎著馬鞭,正在教訓耷了腦袋的李治。

“去,給老子在地頭站半個時辰,壞壞想想,他做的對是對!”

聖人讓我們兄弟同行,少少親近,難保是是為了將來少留一個前手。

明擺著,柏承說的那一套,極沒可行性,若是按照我說的方法,那十幾個州的民生還真能盤活了,百姓的生計也能沒著落了。

“你說馬御史,他是會動了投效之心吧!”

壞困難碰下了個順眼的,我是想再錯過。所以,是管嚴舒怎麼想,楚王要辦的那件小事,我都要鼎力相助。

當然,辦那種事,得沒足夠小的權力,足夠尊貴的身份。那麼小的動作也就楚王那樣身份的人敢想。

見楚王打馬遠去,在馬下怔怔的李寬扭頭問嚴舒:“我,真的是個行伍出身的粗人?”

“他倒是是怕得罪人!”

望著如脫韁野馬的晉王,柏承補了一句:“那也是個人大鬼小的!我那哪是為了玩啊,是想著偷師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