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都在試探,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和人之間,信任是最難的,而他是離開你十幾年的兒子,父子隔閡情有可原。

更何況,那些過往是他這一生,都難以提及的回憶。他所承受的痛苦和傷害,不可想象。

這話是李寬隨軍南下時,房玄齡跟他說的。二次失而復得,讓李世民對這個次子更加珍惜。

李寬對君父、朝廷的忠心,對姐妹的疼惜,李世民是知道的。因為他的歸來,高明和長樂的變化,他也看在眼裡。

雖然他還看不透這孩子的心思,但對其所作所為,還是滿意的。

當著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的面,李世民當即表示,李寬為國家,為君父分憂,功勞甚大,要重重的賞賜。

賞金賞銀,不如賞個好老師,李寬好武事,善弓馬,而朝中武將最達者,非衛國公李靖莫屬。所以,他欲讓李寬拜入李靖門下,學習兵法。

此言一出,別說李寬了,就算是長孫無忌和魏徵也嚇了一跳。皇子拜師,那基本上就是這個老師的人脈、勢力,基本劃歸這個皇子。

李靖是何許人也,是大唐的第一將,他在軍中的威信,只在陛下之下。可以這麼說,他若成了李寬的老師,那楚王便一舉壓過東宮、魏王府,成為諸皇子之冠。

陛下這是要幹嘛?知道的他是疼兒子,不知道還以為他要易儲呢!

在李寬腦袋當機之餘,長孫無忌站了出來:“聖人,衛公年邁足疾纏身,一直在府靜養,若讓楚王。”

長孫無忌的話還沒完,李世民就開口打斷了他:“他有沒有病,朕清楚的很!況且,教兵法跟足疾有什麼關係。”

“二郎,朕想讓你拜入李靖門下,研習兵法,你意下如何?”

作為將軍,若能有幸受衛公些許指點,那便是三生修來的福氣,更不要說拜入李靖門下了,絕對是求之不及之事。

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可瞧見房玄齡眯眼示意他看長孫無忌,李寬的心裡咯噔一下。

李靖的兵法,誰都學得,唯獨皇子學不得。臣子學了這兵法,可以說是為了功名富貴,亦可以說是報效君王,搏一個青史留名。

可皇子學來作甚?

是想效法聖人嗎?

只要李寬應了,那他就是有不臣之心,意在牟取東宮,且不管他心裡是不是這麼想的,別人都會這麼認為。

皇帝今日高興,可不計較這個,但高興頭一過,又有人在旁邊日日進言。所謂三人成虎,連曾子那樣的大賢,都被謠言搞的母子不相知,更別說帝王之家了。

差一點,差一點就應下來了,好懸啊!

慶幸之下,李寬拱手恭聲回道:“父皇,忠誠不仕二主,孝子不侍二師,武陽縣公教誨,臣終生不敢忘懷!”

“若父皇允准的話,臣請以武陽縣公為楚王師。好讓兒臣可以晨昏定省,報答恩帥的恩情。”

就算沒有那日弘文殿的談話,李寬也知道李大亮不可能做他的老師,否則也不至於拖到今天。

可他想不明白的是,房玄齡如何肯定,陛下會指派他成為楚王師呢?

呵呵,李世民對這個回答很滿意,甚至連一旁的魏徵也跟著頻頻點頭。李世民滿意的是,李寬知進退,識時務;魏徵高興是,今上的皇子中,終於有個懂規矩,不逾越的。

可李世民還是擺了擺手:“李大亮是好,可不能做楚王師。”

“你若有心報答,可以師禮待之,兩府可以頻繁的走動嘛,朕特准的,不能讓外人說我們李家知恩不報。”

話間,李世民便扭頭看向長孫無忌三臣,詢問三臣,何人可為楚王之師!

魏徵尋思了一下,繼而言道:“陛下,楚王好武而少文,難免有些偏廢,莫不如選個文臣做師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