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慈父!,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承慶殿,見李泰跪在殿中,李世民不由在心中罵道:這孽畜到底還有三分慧根,知道殿中的事還沒完,他的在這跪著請罪。
跟著皇帝一同的長孫無忌,也低著腦袋,等候皇帝的訓示。
“李泰,你好像很不服氣啊?覺得朕在文武百官面前,削了你魏王的顏面?”
李泰機巧,當然知道父皇是動了真怒,趕緊俯身,誠惶誠恐道:“兒臣豈敢如此悖逆!總之是兒子不孝,惹父皇生氣了。”
胖子清楚的很,過去不管他闖下多大的禍,不管父皇如何生氣,只要他誠心認錯,父皇便總是能網開一面,法外施恩。
可這次,他的盤算打錯了,李世民非但沒有解氣,甚至連讓他起來的意思都沒有。李泰腰腹洪大,這俯身的時間長了,人就不免戰慄起來。
接過王德呈上來的茶抿了一口,李世民冷聲說:“你還知道自己不孝?朕看你的眼裡只有你自己吧!”
“侍君父以誠,你就是這麼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頂撞儲君,伱的禮儀、家教都去那裡了,你的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
李世民可是真寵這個兒子,李泰九歲時,便受封揚州大都督,並身兼十六州刺史,與之同封李恪卻只有區區六州,讓他成為儲君之下,諸王之冠,甚至超過的他叔父們。
十二歲時,又加授了左武侯大將軍,許不之官。十三歲,又加夏、勝、北撫、北寧、北開五都督,餘官如故,仍舊並不之官。
貞觀十年,徙封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封地是年復一年的增加。本該赴封地的李泰,還是因為寵愛,許留京遙領封地。
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已經到了溺愛的程度,經常帶著他四處遊幸,甚至不過短短一日見不到他,也要派自己養的一隻名為“將軍”的白鶻去送信,一日之內鴻雁往返數次。
因為李泰身體過於肥胖,擔心他上朝參拜會很辛苦,特許他乘著小轎子到朝所,這可是儲君才有的待遇。
開府的時候,將延康坊九成的土地都擴為魏王府,禮秩逾制,開國以來從未有過。
甚至,李世民還一度想讓李泰搬進武德殿,魏徵進諫說:“今武德殿近儲後焉”,“在東宮之西”......時,李世民還喝斥了魏徵,說:“設無太子,則母弟次立”,暗示李泰可以取代李承乾。
而魏徵當即表示不敢苟同說:“殷人尚質,有兄終弟及之義。自周以降,立嫡以長,所以絕庶孽之窺窬,塞禍亂之源本。為國家者,所宜深慎。”
“立嫡以長”,這是皇位繼承的原則。李世民當時雖然口頭上表示同意,但心裡卻以為然,總是覺得李泰要比李承乾強。
甚至在不久前,他因為沒能住進武德殿,弄了一個“魏王搶親”的圈套,羞辱魏徵,害得魏徵至今還稱病在家,李世民也覺得不過是一時意氣,並沒有往壞處想。
但今天,朝堂上的這一出,李泰對杜璟落井下石,讓李世民心裡很不舒服。李世民不是不知道他們之間的矛盾,即便他不知道杜璟的身份,也不該對一個為國捐軀的將軍落井下石。
李泰的心胸和氣量,都太過狹小,不能容人,實在是辜負了李世民多年對他的栽培和寵信。
李泰被他這兩嗓子,吼得汗出如漿,戰慄不已,連話都不敢回了,李世民也不想再跟他說太多。只是勒令他,出宮後去鄭國公府上,給魏徵賠個不是。
待李泰誠惶誠恐的退下後,李世民不由發出悲嘆道:“報應啊!朕殺了建成、元吉。朕的兒子們也互相仇視,這都是朕的不德。”
“二郎!二郎從小體弱,是觀世婢含著藥匙調理好的。幼年流落江湖,百戰餘生,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卻又在青壯之年陣亡,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