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琅琊候府,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琅琊候府
這次班師回來,吳氏就沒見自家夫君有過笑模樣,宮宴結束了三天了,都沒去衙署處理軍務,就是坐在院子裡,一坐就是一天。
吳氏也是沒辦法,親自下廚弄了幾樣別緻的小菜,燙了一壺酒,放在涼亭的桌上。
“老爺,您這是怎麼了,營裡的事,不管了嗎?”
仗打贏了,朝廷頒佈的賞賜也發下來,每當這種時候,牛進達為防有人中飽私囊,從來都親自坐鎮營中,看著賞賜發到將士們手中。
牛進達默默地搖了搖頭,提起杯子將裡面的酒一飲而盡,隨即又是陷入沉默當中。
而他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松風嶺之戰,折了曾與並肩作戰的小將-杜璟。
對杜璟,牛進達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不是因為他打仗有多勇猛,更不是因為他有多智慧,恰恰是他們的經歷頗似,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
在追隨聖人的諸文武群臣中,牛進達的家世並不算好,牛家雖然也是世家大族,他的祖父牛雙也是北齊的鎮東大將軍,但到了他父親這輩,便已然沒落了,只是混了一個縣令。
大業年間,煬帝無道,各地災荒不斷,餓殍滿地,瘟疫橫行,易子而食,骸骨棄之野而無人相顧。牛進達一家就在那個年代,因為災荒餓死的,全家十幾口就只活下來他一個。
王朝末年,禮崩樂壞,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乞討的人如蝗蟲過境一般,且他們走過之處逼得許多人走投無路,想活下來就兩個選擇,要麼從軍吃糧,要麼上山為匪。
當匪是最簡單的,也沒那麼多規矩束縛,所以便成了多數人選擇,隋末的各地匪寇,大多都是這麼形成的。牛進達也隨時代的“主旋律”上山為匪,投奔了瓦崗寨。
因為其作戰勇猛,為人仗義疏財,不僅得到首領翟讓的提拔,成為瓦崗寨的骨幹將領,更是與秦瓊,程知節等結成了莫逆之交。
李密領導瓦崗軍失敗後,牛進達就與秦瓊、程知節等人一起投奔了王世充。但投奔了王世充以後,秦瓊與程知節都以為王世充難成大事,以是就決議脫離王世充,投奔大唐。
而牛進達一直把秦瓊當做年老,自然也沒有異議,毅然決然的追隨著秦瓊一起投奔了大唐。
牛進達投奔大唐之後,被先帝任命為“左一馬軍總管”一職。秦瓊職位是“右一馬軍總管”,兩者之間的待遇是相同的,這也算大唐對他另眼相看。
投奔大唐以後便追隨時為秦王的聖人南征北戰,先後征服了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反王。
可是牛進達的勞績卻不大,當秦瓊和程知節都因功被封為“國公”了,牛進達還只是一個拿不出手的小官。
開國之初,唯軍功為顯貴之資,他實在是沒有立過什麼大勞績,秦王沒辦法特殊簡拔、加封。
玄武門之變以後,聖人殺了太子李建成,做了大唐的天子。大封元勳,對支援他上位的人皆有封賞,牛進達也因此被封為“右武衛中郎將”與秦瓊、程知節這樣的大將軍相比,差的太多了。
貞觀四年,隨大將軍李靖參加定襄會戰,貞觀七年擊敗蜀中叛軍-刊江府兵,......,聖人知道他在軍事上的才華,沒有立大功只是運氣不好,遂貞觀以來的每一場戰事,都能看到牛進達的影子。
牛進達也是每場戰事必奮勇向前,家裡有個斷腿的兒子,不拼命,給他留下一份家業,等他們夫婦百年之後,這孩子可怎麼辦。
但牛進達的運氣太差了,頗有“李廣無功緣數奇”的意思,爵位止步於伯爵。
就在牛進達對晉升不抱什麼希望時,吐谷渾戰事爆發了,牛進達亦在從徵之列。
也就是在這次的戰事中,牛進達結識了李大亮的部將-杜璟,一個與他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