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愁事,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成宮-九龍殿

聽到右僕射高士廉稟告楚王毆打許敬宗,氣病孔穎達之事,原本睏意纏身的李世民,立刻精神起來,嘴角還抑不住的泛起笑意。

興致來了,還讓王德上兩壺冰鎮的梨花釀,他要與申國公痛飲一番。

可高士廉顯然沒有喝酒的興致,區區五天時間,就已經有一百餘清流上本,彈劾楚王驕橫,侮辱朝廷重臣。

此事輿情洶洶,每天都有臣工上奏,李承乾就是想壓,也壓不下來。一邊是國法,一邊是兄弟,讓太子很為難,也不敢擅專,所以特派他請示御前。

哦,“太子的意見是什麼?”

高士廉從袖子裡掏出一封本章,恭敬的呈了上去,請聖人預覽。

翻開粗看了幾眼,李承乾的意見是,李寬不過是思及文德皇后,一時難以自制,實屬忠孝之心,情有可原。

可朝廷有制,又有這麼多臣工上本彈劾,不給說法肯定是不行的。

李承乾建議,罰楚王三月俸祿,賠給許敬宗做湯藥錢。另外,宗正寺圈禁十天,略施薄懲,小懲大誡也就是了。

李世民並沒立即表態,反而看向高士廉,面無表情的問:“右相,你以為呢?”

高士廉當然知道聖人疼兒子,當即回稟,楚王累從軍事,履立戰功,這次隨侯君集作戰,更是九死一生。

回京之後,征塵未洗,鞍馬未歇,便於九成宮救駕,可謂勞苦功高。若以其為母出氣,拳拳孝心為過,加以懲罰,豈不是寒了孝子之心。

高士廉覺得,太子的決策甚好,即堵住了悠悠之口,又能為楚王省去糾纏,乃兩全其美之事。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楚王自幼從軍,少識律典,又身兼重權,節制百騎衛,可謂位高權重。

少年人,沙場得意,意氣風發,難免飛揚跋扈,做事過格。今日闖的禍事還小,可以小懲大誡遮掩過去;若不加約束形成習慣,無人進言勸解,遲早釀成大禍。

“陛下舐犢情深,可莫要忘了東漢楊彪的舊事。愧無金日磾先見之明,尤懷老牛舔犢之愛。”

高士廉覺得,宜在朝中挑選一位重臣,為楚王師,補上他落下的課程。再於勳貴之中,聘娶一位王妃,於內輔佐,內外幫扶,定然能讓楚王有所精進,還能為皇室延續血脈,開枝散葉。

“右相,你是說到朕的心裡了,可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李世民這些天,一直為高士廉說的這兩樣操心。這孩子身體的暗疾就不用說,再好的大夫,也未必能治癒。

而擺在面前的問題更是讓李世民頭疼。老師,找誰啊?

李寬不像他那些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兄弟好管教,他可是人了血海中拼殺出來的,子曰詩云斷然是讀不進去的。

他連許敬宗都揍了,又有哪個文臣敢去教他?敢去的也未必能管好,弄不好還適得其反。

再說說娶親,李寬雖然是庶出的皇子,但李世民也很是看重,對他的婚事自然不會小覷。

前番,欲為他聘娶宋府幼女,蕭瑀是帝室之胄,兩朝外戚,他女兒也不算辱沒了李寬。

可結果呢,這混賬行子,還沒等他開金口,他就把人家的侄子摁了,而且是一點面都不開,咬死了死刑,這還讓李世民怎麼開口。

而且,楚王又是個脾氣執拗的人,不合他的心意,日子定然也過不爽利,難辦啊!

年長的幾個皇子、公主,都已經成親了,唯獨就剩這麼個老大難。李世民也試著跟他談過,話還沒說兩句,就被堵回來了。

“申公,朕跟你說句實話,那小子滑著呢,朕就根本就無從下手!”

李世民這話讓高士廉很是驚異,他是真沒想到,這楚王於外人面桀驁不馴,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