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你他媽會笑,是吧,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雖然病癒,但卻沒有回宮,朝廷依舊由太子監國,房玄齡、高士廉等一眾宰相輔佐。

含元殿站班,每天看著文武臣工推橫車,李寬是打心眼裡煩,也一直沒找到機會完成房玄齡的囑託。畢竟是親王,又是百騎衛的大將軍,誰活擰了找他的不自在。

正在李寬打著哈欠,背過身揉眼淚時,無意中看到一個人-許敬宗。剛剛從洪州都督府司馬任上回京,遷了給事中,仍兼修國史。

不著痕跡的捅咕一下旁邊的李恪,李寬小聲問道:“老三,許延族,走誰門路回來的!”

見二哥面色不善,李恪明白了,貞觀十年六月,長孫皇后去世。百官為長孫皇后服喪期間,許敬宗看見率更令歐陽詢樣貌醜陋而大笑。

皇后逝世,那是國喪,甭管許敬宗是因為什麼笑的,這都是大不敬之罪。御史言官們奏到承慶殿,陛下震怒,本要處死他。

但薛國公長孫順德等一班人卻上書,說許敬宗是秦王府的十八學士,是潛邸從龍的功臣,不宜輕易磔殺。聖人再三考慮下,才把他貶到了洪州,當個小司馬。

“小弟聽聞,是走了曲阜縣公的門路。”

孔穎達與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等人受詔撰定《五經》義訓,這國史就耽誤了下來。

聖人本來是要用中書侍郎岑文字來修史的,但岑文字政務繁重,又要備用諮詢,實在無暇抽身。

於是,孔穎達便向聖人舉薦了許敬宗。孔穎達是誰啊,那是孔子的三十二代孫,與岑文字並列為天下士子的領袖。就算聖人心中不喜,也不得不賣他這個面子。

至於許敬宗,這個連親爹都能賣了貨,是怎麼走通這門路,實在不好說。當然,這其中也定然少不了,戶部尚書戴至德的功勞,聽聞他倆之秦王府時,便是至交。

回頭撇了一眼,昂頭假寐,不願聽太子嘮叨的李泰:“二哥,你可得仔細啊!”

李承乾、李寬、李恪三兄弟都是同年所生,他當然知道,二哥與文德皇后之間的感情,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可這人畢竟沒了,人總得往前看,而且人家親生的兒子都沒計較,李寬又生的慪哪門子氣。

捏了捏手中的笏板,李寬不鹹不淡的回了一句:“修國史,那不是長手就能寫嗎?”

努了努嘴,示意李恪看後面的李泰,連他這死胖子雖然討厭,但肚子也算是頗有經綸,許敬宗沒了,可以讓他修嘛,反正他閒著的時間多。

拉住李寬的胳膊,李恪又急補了一句:“兄長,可莫要生事啊,這可是朝會!”

李寬微微一笑:“老三,你放心,我還有不至於傻到這程度。”

兄弟倆竊竊私語,頗為友善的樣子,讓李承乾看見了,心裡頓時有些不舒服。

便在階上高聲說道:“楚王、吳王,你們對岑侍郎請疏通關中各州溝渠之事,有意見?”

“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嘛!孤與諸卿都在這,咱們可以一塊商討,總是可是完全的。”

老三是讓太子問的一愣,可李寬卻不懼,舉著笏板出班:“殿下,岑侍郎之言老成謀國,溝渠灌溉,關乎農桑,臣弟自然贊成。”

“可臣弟有些糊塗,如此利國利民之策,給事中竟然面露不屑,難道他是有比這更高明的策略?臣弟久在軍中,不熟悉政務,故而相詢於吳王。”

岑文字可是大才,謀略、能力都是上呈,縱然許敬宗有些歪才,是秦王府的十八學士之一,也未必能他的策論中挑出什麼毛病。

是的,李寬就是在冤枉他,而且是明著冤枉。堂堂的親王,在這廟堂之上,總不會平白無故的冤枉他吧?殿中的許多臣工都信了,也皆看向了一臉苦色的許敬宗。

哦?李承乾也很好奇,也看向許敬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