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秘庫中,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恭敬,他也不是容下弟兄的太子。
聽出了李承乾的弦外之音,提著一根馬槊的李寬,舞動了兩下,同時說道:“兄弟們感情不好,以後可以少見面,或者不見面。”
“靠在長安有什麼,又能得到什麼?等我辦完了手裡的事,就請奏去涼州。若是太子爺願意幫忙,保我一個刺史,那就是極好的了。”
李承乾回以微笑,只要李寬跟著他,不要說一個小小刺史,就是把涼州升格為大都督府,或者重設大將軍府,讓李寬當個統領由三軍的右大都督也不在話下。
可這前提是,李寬得幫東宮穩住陣腳,保著他登上大位。現在就起了去就藩的心,太早了,也不合時宜。
於是,李承乾打了茬頭:“你呀,活計多了!百騎衛是一方面,父皇和孤,還有更多的差事指望你呢!”
比如說,那個賴在鴻臚寺的吐蕃使者祿東贊,好吃好喝待了這麼久了,賴這不走了,尋死膩活的,非得見父皇一面。
可松州之戰,差點把李寬搭進去,李世民很是惱火,並不想給吐蕃覲見的機會。還交待李承乾,想辦法體面的遣返吐蕃使團。
話是這麼說,可不好辦啊!人家是來議兩國邊事,修訂通商等條文的。陛下含著不表態,他是趕也不是,不趕也不是!
提起一把樸實無華的長刀,刀身還刻著“息兵”二字。耍了個刀花,感覺還算趁手,李寬悠悠說:“伱是太子,拉不下臉來,要不我派人去?”
依著李寬看,不談也挺好,只有兩方的邊境模稜兩可,國土、貿易糾紛不斷。將來打起來才師出有名,將士們打起來,不必瞻前顧後。
“心狠者方得寧靜,不打疼他們,能消停嗎?”
“更何況,滿朝的公卿中,一般是隨陛下出入戰陣的文武,不打仗,他們上哪受爵領賞,封妻廕子?”
想想李寬說的這話也對,那些整日喊著“與民休息,好戰必亡”的無非是戶部的堂官和蘭臺的御史老爺們。
深有體會的李承乾,太明白了,這幫人,做糖不甜,做醋很酸。而朝中的那些驕兵悍將,除了陛下,便只認到手的軍功。攪合了他們受賞,那是撈埋怨,得罪人的。
想通了這一點的李承乾笑了,這個二郎還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他這身在局中,還真是被大唱“愛民”腔調的文人,搞得一葉障目。
拿起刀架下的簿子,放開一看,李承乾笑了:“一心二用,還能選到這麼好的刀。”
“隋上柱國-賀若弼的佩刀-息兵,一等一的好兵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