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出事了,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邊是長孫皇后的撫養、愛護之恩,另一邊是嫌疑慎重的長孫家、高家。
杜璟心裡很矛盾,他還沒考慮好,該怎麼報這個仇。心裡煩悶,就帶著兩隊武侯各處轉轉。
......
武侯這活計,不適合太俠氣的人。這句話是西市武侯鋪伍長-張晉,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為什麼這麼說?
貞觀十一年正月,京兆府統計長安九縣有戶十八萬三千六百五十四戶,口七十萬三千二百六十。這還不算,宮廷人口、三省六部等朝廷官員、京師駐軍、寺觀人口、異族商客。
這麼多人口魚龍混雜,又有這麼多權貴盤踞,坊間每天都會發生無數件不平之事。要是事事都抻頭去管,別說生不起氣,腦袋哪天搬家了都說不準。
所以,做好本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碰到權貴頭低三分,才是自存長保之道。這是張晉做武侯二十年,總結出的寶貴經驗。
每一年,有新晉武侯來鋪子報道,他都會苦口婆心的說教一番。能聽進去的,就能把俸米按時拿回家,養活妻兒老小,反之不言而喻。
今兒要交班了,便瞧見來散心的杜朗將,還將對街的魚販劉領了進來。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這位年輕的將爺,瞅見魚販劉被人欺負了,打抱不平。
可他的這套人情世故,卻沒法跟這位跟他兒子差不多大的遊騎將軍說,畢竟上下有別,人家也未必願意聽。只能倒兩碗熱湯,拿兩個饃,讓他們墊墊肚皮,一邊伺候著。
七尺高的漢子平生第一次與這麼大的官對座而食,難免顯得有些拘束,躡手躡腳的,像極了過堂的樣子。
把肉湯推給魚販劉,杜璟笑道:“你不要怕,安心的喝湯、吃餅,都是苦出身,不要客氣!”
“我小時候最喜歡菜市,那裡總得找到吃的。從軍前,我與你們那條街的孩子,是一樣的。”
菜市的人,雖然粗魯,但卻個個心地善良,少時的杜璟,只需要幫他們幹些力所能及的事,便可吃上一頓飽飯。
仗義多出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懂得道理多了,懂了利益的取捨,往往就把初心和道義忘了。
可杜璟想不明白,明明是被人欺負了,還是那種過不去的,就算是泥捏的,也得火吧!
魚販劉也挺有意思,看他殺魚的手法,覺得是練家子,但就是咬著忍著,給人一種他天生就是被人欺負的錯覺。
吃了點東西,墊了肚子的魚販劉,苦笑道:“家裡還有一對弟妹要養,只要能掙錢,其他的不重要。”
他是做兄長的,沒什麼出息,就為弟妹活著,多賺點錢,當個孫子也無所謂,就希望他們能活的舒坦。
說幾句難聽無所謂,打兩巴掌也行,跪下裝孫子也能。他呀,越活越抽抽,年齡越大越沒骨氣。
可只要弟妹好,他怎麼都行。
四十多歲了,還有什麼希望。把兩小的養大,給他們成家立業,就算是對得起父母的在天之靈了,盡到了一個當男人的責任。
是啊,那兩個坊官為什麼欺負他,就是知道他有顧忌,有弟妹要養,需要這份活計安身立命。便捏著這點可勁的欺負人、抖威風,踐踏別人的尊嚴。
菜市的小販,大抵都是這樣的情況。而且一茬兒,一茬兒都是如此,並不是只有這幾個坊官是這樣的,且儼然成了一種風俗。想進來討生活的,就得學著接受。
杜璟不是不明白這其中的潛規則,既然碰上了,就算有緣,舉手之勞,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領他來這間武侯鋪子,就是要告訴他,實在遭不住了,可來這裡求助,算是多一條出路。
“將軍,我!”,魚販劉的話還沒說完,便有杜璟最不想見到的人,走入了武侯鋪子-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